【逃犯条例】林郑与建制派G6会面 谢伟铨倡变革政府管治及政策
特首林郑月娥本周起陆续与政党及立法会议员会面,就《施政报告》咨询意见。她今午(14日)与建制派G6“六人组”会面,其中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谢伟铨强调,香港一方面要从速停止暴力,恢复社会秩序、法治和稳定,另一方面政府在管治上及政策上亦须进行“变革”;保险界陈健波亦提出改革青年发展委员会、政治助理及政府公关等。
谢伟铨就特区管治、青年教育、支援中产、土地房屋、城市建设及公务员等方面,提出合共50项建议。管治方面,他认为政府必须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沟通,更迅速及有效地收集民意、解释政策和澄清误解,具体做法包括检讨问责官员与高级公务员的分工,让局长与副局长更多落区会见不同社群;善用网络传播及社交媒体;提升民政专员的收集民意职能;拨款予18区区议会改善区内环境卫生、社区医疗保健,加强监察和管理地区设施及服务等。
土地房屋方面,谢伟铨强调政府也要有变革性的新思维,包括由政府主导在未有急切需要作长远用途的“乡村式发展用地”及其他闲置政府用地兴建过渡性房屋;资助私人业主透过改建工厦及在农地、棕地上兴建过渡性房屋;引入“只租不卖”私人住宅用地;提高及放宽部分新界及九龙地区的地积比限制;以“先到先得”及“可转移”方式,善用现有容许发展的剩余地积比;加快简化审批程序等。
他又提出,因应暴力冲突升级及中美贸易战升温,支持政府推出更多短期纾困措施,支援无辜受影响的市民及各行各业,但强调有关措施不可忽略中产,具体建议包括透过行政措施及修订尚未恢复二读的《2019年税务(修订)(税务宽免)条例草案》,将2018/19年度的利得税、薪俸税及个人入息课税宽免上限,由原定的2万元提升至3万元;将余下季度的差饷宽免上限,由每季1,500元调高至2,500元;放寛交通费补贴计划,包括降低可获补贴门槛、调高补贴比率及每月补贴上限;资助首置人士的全部或部分按揭保险费用,令有稳定供款能力、但无法支付巨额首付的年轻中产及专业人士也有机会“上车”;增设租金开支免税额;增设子女教育开支免税额;豁免各类商业牌费及收费,尤其是深受暴力冲击影响的旅游、零售、饮食、运输和建造业;向政府的外判保安、清洁及物业管理业公司员工放发一次性辛劳津贴。
陈健波则指,今次修订逃犯条例风波,除了凸显出青年对政治的不满外,不少分析都指出,还具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包括青年人无力置业及缺乏上进机会。他提出开宗明义以发展新加坡公共房屋模式为政策目标,订出具体的方向及时间表,并制订具体的宣传策略,清楚向市民解释,以便争取民心支持。他认为有了市民的认同后,政府觅地就会更顺利,市民明白到“明日大屿”等觅地计划关乎全港市民的居住权益,就会有更多人支持。
他又建议成立一个大型青年平台,或将青年发展委员会重整,成为一个可以广泛讨论青年以至时事问题的讨论平台,吸纳更多青年意见领袖加入;制定以开创青年职位为目标的经济政策,如吸引外资企业来港,只要相关企业聘用一定名额本地青年人,可获得税务或财务优惠;鼓励国内大型企业聘用本港青年人到国内工作等。
他提出修补裂痕与民休息,考虑举办更多能够凝聚市民的社区活动;建议政府聘请国际公关顾问公司,全面检讨发放消息的策略及渠道,务求能够更纯熟地利用新媒体发送消息。同时亦要检讨官员发言技巧,改变绑手绑脚式的官方语言,改用浅白易明的言语去解释施政,让官员能够理直气壮、畅所欲言;建议将政治助理提升为更高级别的政治顾问,聘用具实际政治或政治公关经验的专门人才担任,专责统筹一切政治相关的工作,包括议会游说、政治分析、民意评估等,并成立机制研究及评估民意方向,以便政府可以掌握更精准的民意走势。
陈健波直言,政府应就经济前景不明朗做好防风措施,建议先制定协助中小企措施,当有需要时,应重新启动专为应对金融危机的“特别信贷保证计划”,并研究为中小企提供特别的税务宽减。另外,建议政府预留资源,当有需要时,可以提出新一轮利民纾困的措施。
旅游界姚思荣则提议,两个主题乐园,即迪士尼乐园及海洋公园应减价,提供港人票价特惠,以刺激内需,他认为林郑对此及其他民生建议都感到“几好”,而其精神状态亦较早前好。他又提出退还2018-2019年度已收取及豁免2019-2020年度旅行社牌照费、旅游业议会(TIC)会费、酒店、食肆牌照费、观光船检船费、注册费等,豁免导游、领队旅游业议会(TIC)的证件费用;为资金困难的中小微旅行社提供免息贷款支援,豁免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手续费,并简化相关申请手续等。
另外,他建议继续增加旅发局额外拨款,加强对外宣传重建香港好客形象;拨款包括补贴旅行社、景点、酒店、交通等持份者对外进行联合推广;继续为会议奖励旅游增加补贴;提供补贴,与大湾区城市联合,向海外推广一程多站旅游等。
姚思荣又提出额外提供5000元一次性纾困措施,补贴雇主及雇员用于强积金供款费用;全面检讨青年及教育政策,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增加对国家概念的认知; 认真检视土地专责小组各项建议,打破传统条条框框缚束,用新思维包括发展乡郊私人用地,在东大屿规划未完成前,为香港未来寻觅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解决市民居住需要;为减少民怨,增加更多一次性的福利措施,如差饷、减免入息税、增加综缓等。
金融界陈振英希望政府优化中小企融资计划,为企业的首200万贷款,延长期限至7年;同时要求该部份贷款实施保费减半。如企业提供员工交通费及午饭津贴,可享有双倍或三倍扣税优惠等措施。在土地、房屋及民生方面,他提出应加快处理旧区重建、政府闲置的官地及物业、郊野公园边缘土地等,进行建房规划;善用政府闲置的小面积官地,予市民作为临时墟市及熟食市场;重推公屋出售计划(即租者置其屋),满足公屋居民置业愿望;为协助市民解决置业问题,检讨按揭保险计划,建议调高只容许450万以下的物业申请最高9成按揭成数的限制。他又建议2元交通费优惠由65岁降低至60岁,又指各问责局应定期以随机抽签方式以电邮约见民众,让市民有机会向政府反映各类需求及听取民众对施政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