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隧分流‧拆局】撤议案以时间换空间 传向建制“送礼”换支持
政府继上周五“跪低”,引入就业补助金消弭社会对调高长者综援年龄的不满,今日(22日)亦暂缓将三隧分流无约束力议案提交立法会。三隧分流的“冲锋车”急转弯,政府究竟有何盘算?政圈普遍估计,林郑政府想以时间换空间,押后表决无约束力议案,然后在这段期间研究在原方案以外,满足建制派的某些诉求,例如答允增设更多巴士转乘站、西隧巴士隧道费减免等,向建制派“送礼”换取支持。亦有有建制派评估,倘建制派态度强硬,政府会等中环湾仔绕道开通畅顺后,令三隧自动分流,届时索性让三隧分流方案“自然死亡”,毋须提交上立法会踫钉子。
政府推出三隧分流方案,一直指没有调整空间,直至今日仍上电台推销方案,称还有二十四小时游说议员,会努力到最后一刻,但到下午形势急转直下,召开记者会宣布暂时抽起议案。运房局局长陈帆称,因料不获足够票数支持,为尊重议会,决定先抽起议案,未来一两个月会“求大同、存小异”,再游说议员支持,但强调方案经专家顾问分析,已是“最好”,调整空间“几乎系零”。
有建制派解读陈帆的说话,“求大同存小异”或意味着政府会以不调整三隧分流加减价幅度为前提,满足议员其他诉求,如巴士转乘站、西隧巴士隧道费减免等,换取议会支持。甚至有政界人士说,“民建联现在一定有向政府攞嘢,陈帆正在研究中。”该人士指,在三隧分流方案以外“派礼”给建制派大党,最有可能达到陈帆所讲的“求大同、存小异”效果,因为表面上普罗市民也受惠,建制派有下台阶通过方案。
亦有分析指,政府突然撤回动议,可能是想争取最后一丝机会。在原议案原封不动下,与其白白看着议案被否决,不如静心观察中环湾仔绕道通车后成效,再作游说,加上西隧一旦加价,或会令三隧分流方案增加吸引力。该人士又建议政府吸纳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议员马逢国的修正案,促请政府在西隧专营权届满前,就三条过海隧道收费进行研究及检讨,以便日后可全面降低和豁免部分隧道收费,并进一步调节交通流量,减少车辆带来的污染及改善过海交通的挤塞情况,至少让建制派有理由支持。
有泛民中人指,最近长者综援风波等事件,政治形势不佳,若以时间换取空间,届时估计民建联会离席不投票,令支持门槛降低。而泛民当中“唔系冇票”,预料最佳会有4至5票支持三隧分流方案,有机会获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