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冰封三尺 除内地团涌港 拆解东涌人四大嬲爆之谜

撰文: 李伟欣
出版:更新: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国内旅客纷纷前来朝圣,不明来历旅行团涌现,作为接通大桥口岸的东涌成为重灾区,人潮逼爆令当区局民怨声载道,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有社区人士更扬言要发起“光复行动”对抗,中港矛盾一触即发。 大量不明来历旅行团突然涌现逼爆东涌,无疑是酿成东涌人强烈反弹的导火线,但综合地区人士分析,东涌区物价交通费昂贵、社区配套不足等亦一直为人诟病,形容是“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原来东涌人嬲爆,还有更深层次的底因。

嬲爆原因一:东涌不少商业设施均向游客倾斜失衡,当区居民选择少,形成“主客易位”的荒谬现象。东涌面积不大,但同兼住宅区和旅游区的独特“双重”身份,令居民享有的设施变相被“分走”一半,尤其是outlet开业、昂坪360开通,社区设施失衡问题更形突出。(资料图片/张浩维摄)
自从outlet营业、昂坪360开通,加上邻近迪士尼乐园,成为了旅客热点,物价上升、水货客涌现、大型旅游巴长期泊在民居附近等问题油然而生。数月前,数百个行李箧逼爆东荟城对出空地的照片在网上疯传,令市民哗然,担心东涌沦为上水翻版。(资料图片)
嬲爆原因二:百物腾贵。东涌现时的人口逾8万人,新市镇缺乏公营街市的问题向来为人诟病。两年前领展花近千万翻新逸东街市,打造旧香港风貌。成本转价消费者,百物腾贵,早已为东涌人不满埋下伏线。(资料图片/黄宝莹摄)
东涌街市物价高昂,被评“全港最贵”。市民买𩠌成本上涨,当区居民宁愿花近一小时车程去荃湾购物,买𩠌贵成为东涌居民多年来的恶梦。一旦东涌重蹈“上水”覆辙,区内物价因游客抢购而进一步飚升,居民更形百上加斤。(资料图片/黄妍萍摄)
区议员郭平认为,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区物价贵,市民难以购买日用品等问题,早已酿成怨气。如今突然有两万人在一日之间涌到东涌,才令居民怨气爆发。(郭平facebook图片)
嬲爆原因三:旅客落脚点与民居接近,影响居民日常生活。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东涌即人满为患。据区内人士指,原本该区的食肆数量已经少,“十只手指数得晒”,但大批旅客涌到东涌的商场及食肆,令餐厅超出负荷,等位时间增加,居民由原本“无啖好食”变成需要花长时间排队轮候。 (资料图片/陈百灏摄)
大量旅容涌到东涌市中心,不少居民投诉旅客太多,妨碍日常生活。随之而来的噪音、垃圾、环境卫市等问题令当区居民叫苦连天。
上周末(3日)大批旅客在接驳东涌至大桥口岸的B6巴士站前大排人龙候车,为“逼爆东涌”揭开序幕,当晚民建联东涌区议员兼立法会议员周浩鼎抢先在FACEBOOK直播现场情况,以及要求警方协助疏道人潮。人满之患的东涌已成区选前哨战场,周浩鼎近日曝光骤增,但亦被指选情受压。(资料图片)
嬲爆原因四:交通安排设计不周。港珠澳大桥通车两星期至今,旅客的人数屡创新高,负责接载旅客来回东涌和香港口岸的B6巴士线,站头经常出现人满之患,乘客争先恐后上车,易生混乱。(资料图片/陈百灏摄)
其中一个被人诟病之处,B6线中途站设在东荟城巴士总站出口,长长的轮候人龙令机场工友上班的S1线及来往逸东邨的38号巴士线的街坊受影响,惹起居民强烈不满。(资料图片/陈百灏摄)
因港珠澳大桥落成应运而生的东涌一日游内地团被指是造成逼爆东涌的“元凶”之一。(资料图片/余俊亮摄)
本土派地区组织“东涌人Tung Chung Future”王进洋表示,目前东涌仍未“沦陷”,但他担心若长远下去,大量随不明旅行团来港的旅客,为东涌带来随街便溺、乱抛垃圾等卫生问题,担心东涌变成下一个上水。他扬言,若下周情况未见改善,将发起“光复行动”。(资料图片/张美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