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定康夫人改名有段古 仲要以汉字笔划测吉凶?

撰文: 李奕鸣
出版:更新:

港英时期,不少港督都会取一个中文名,而他们的配偶亦不例外。香港本土研究社翻查英国国家档案馆资料,发现原来香港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夫人林颖彤(Lavender Thornton),在更改中文名时曾经有三个选择,港督夫人可能叫吕蕙婷,而不是林颖彤。

港督夫人林颖彤曾经有三个候选中文名字。(右二:林颖彤)(Alice Patten Facebook截图)

根据相关解密文件,彭定康的私人秘书贺理(Richard Hoare)在1992年曾去信英国外交及联邦事务部香港事务科,表示希望为当时仍被称为港督夫人的Lavender Thronton取一个正式的中文名字,指在某些情况下,例如代表她签署文件或发放信息时,有需要使用中文名。当时中文专员(Commissioner for Chinese Language)曾经提出三个候选名字予港督夫人,包括林颖彤和吕蕙婷,而最后一个中文名字在该份文件中未能找到。

文件附有候选名字的详细资料,包括广东话(中文电码和刘式拼法,刘式拼法是用以教外国人学粤语)及普通话(汉语拼音)读音,以及每个汉字代表的意思。

候选排名第一的林颖彤,中文专员指“颖”有出色(outstanding)、卓越(eminent)及聪颖(intelligent)的意思,而“彤”则代表红色及象征美貌(red and symbolise beauty)。文件的最后更写名林颖彤共31笔划,是属于吉祥(auspicious)。

至于另一个选择吕蕙婷,中文专员就指“蕙”作为名词时就指芳香的兰花,象征着纯洁(purity)、美丽(beauty)及香气(fragrance),而作为形容词则代表优雅(refined)和美丽(beautiful)。而“婷”的意思是优美(graceful)和淑女(ladylike)。最后当然少不了计算笔划的数目,是35划,同样属于吉祥。众所周知,最后港督夫人当然是选择了林颖彤。

不仅如此,贺理对更改中文名字十分了解,指出在香港普遍的女士婚后仍会继续使用原来的姓氏,所以建议以“Lavender”,即林颖彤的名作为起点,又举例指当时前任港督卫奕信夫人黎丹霞的中文名字,亦是来自其名Natasha。

文件还提及,当时为林颖彤的三个候选名字准备了三种不同的书法的印章,细心看的话仍可以见到文件上的少许痕迹。

《香港01》向堪舆学家李丞责查询,他表示汉字31及35划虽然在堪舆角度属吉,但指出31笔划属木,35笔划属土,仍需视乎更改姓名的人的出生八字与命盘元素是否与木及土相冲。他又表示,外国人都有出生日期及时间,所以会受五行属性所限。

彭定康的私人秘书贺理曾去信去英国外交部负责香港事务的部门,希望为港督夫人的林颖彤取一个正式的中文名字。(图片由本土研究社提供)
彭定康的私人秘书贺理曾去信去英国外交部负责香港事务的部门,希望为港督夫人的林颖彤取一个正式的中文名字。(图片由本土研究社提供)
候选名字一是林颖彤。(图片由本土研究社提供)
另一个候选名字是吕蕙婷。(图片由本土研究社提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