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日前公布2019年区议会选举划界建议,当中有128个选区、包括21个新选区需要重新划界,不论是泛民或建制派,均有声音批评划界影响该区选情,担心现任区议员因而“落马”。《香港01》盘点10大划界重灾区,拆解有关划界对明年区议会换届选举有何影响。
《香港01》盘点10大划界重灾区,拆解划界对明年区议会换届选举有何影响。 范国威由2003年连续四届当选运亨选区,该区被视为范的老巢。惟选管会指运亨预计人口将超出法例许可的上限,遂把原属该区的茵怡花园划走,成为新选区慧茵。范国威批评,是次重划选区属“精心计算”。 周浩鼎所属的东涌南选区被分拆,东环、升荟及迎东邨被划入新选区东涌北范围;原属东涌中的私楼海堤湾畔,则被拨入选区。周浩鼎称不会从选举角度看划界,但批评如此划界令部分居民需转跟其他区议员,无所适从。 循超级区议会晋身立法会的邝俊宇亦受划区影响,原属其元朗北朗选区的朗屏8号及映御的位置,将纳入新选区元朗东头,而为使北朗选区的人口能符合法例许可幅度,选管会建议将朗屏邨鹊屏楼和凤屏楼纳入北朗选区,令整个北朗选区变成公屋选区。 选管会建议将大坑选区内的礼顿道近希云街的部分楼宇和加路连山道以西的范围转编入邻近的选区铜锣湾。上届当选的民主派杨雪盈指,希云街、加路连山道历届以来皆是大坑选区一部分,是一个完整的版块,她质疑政府是“司马昭之心”。 陈恒镔所属荃湾杨屋道选区亦受划界影响,原区界内爵悦庭连同万景峰、御凯、乐悠居及环宇海湾划出新增选区荃湾南,令其选区范围大大缩少,据了解,他将到新选区参选。 人口达2.3万人的长洲原分为长洲北和长洲南两个选区,不过选管会建议将两个选区被合并为一个选区。现时两名区议员均属建制,划区后意味着两名现任议员最多只能剩一人,情况罕见。 上届以青年新政牌头出选黄埔西胜出、其后退党的邝葆贤,其选区中的私楼海滨南岸第5、6两座被划走,并入红磡湾选区,估算有近1千张选票。邝坦言不懂评估影响,但批评其所属的七座屋苑被分拆两个选区,做法扰民。 选管会建议将新蒲岗选区内衍庆街一带的楼宇转编入民协主席施德来所属的东美选区,同时将原属东美的启德花园划走,转编入龙下选区。施指是次划界很难不令人联想到有政治考虑,因部分选区不重划仍能操作,但当局刻意重整选区。 民协资深区议员谭国侨所属的南山、大坑东及大坑西选区,在新划界建议下同样被改动,原属石硖尾选区的石硖尾邨美如楼及美映楼,将编入该区。谭指,将石硖尾邨两幢楼宇纳入其选区后,该区合共有四条邨,改划破坏选区的完整性。 上届在区议会选举击败民建联双料议员葛珮帆的工党叶荣,其位于马鞍山颂安的选区亦受到划界波及。选管会指颂安和鞍泰的人口会超出法例许可上限,遂原区界内的观澜雅轩和天宇海划至新选区海岚,令颂安只剩多幢公屋邨和私楼听涛雅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