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通识科】黄之锋接班人批弱化学生思考:政治操作意味甚浓
撰文: 李伟欣
出版:更新:
有报章引述消息指,教育局计划改革通识科,包括文凭试评级只设“及格”和“不及格”、剔出核心科目、以及改为“只修不考”等。刚于去年应考通识科的香港众志常委郑家朗,接受《香港01》访问时批评有关改革旨在减低通识科的重要性,降低学生了解时事的意欲,政治操作意味甚浓,批评“政府不想培育具批判思考的学生,而是想培育听教听话的人”。
今日有报章引述政府消息人士称,教育局将透过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检讨通识科,方向包括是否将通识科改为选修科、“只修不考”、重整课程内容的六大学习单元,以及是否将文凭试评级改为“及格”或“不及格”;同时包括研究需否把该科剔出核心科目,改为选修科目;或改为“只修不考”。
现就读树仁大学一年级的郑家朗曾应考通识科,他认为通识科考核内容虽然广泛,但并非旨在要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就不同议题了解各个持分者的意见,分析整体社会环境,从而作出批判性思考,让学校与社会得以接通,为培训学生的思考模式提供坚实的基础。他说,自己投身社会运动前,就是透通识科而更了解社会的制度和时事。
【文凭试】通识科拟废除评级制度 杨润雄:现时未收到检讨报告【文凭试】教育局拟检讨通识科 研究日后只设及格和不及格两级【DSE2018】通识科改革不应沦“去政治化”传通识科改考核方式 杨润雄称未收小组报告 叶建源指需按程序
郑家朗认为,倘当局要将评级改为“及格”、“不及格”或剔出核心科目,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通识的意欲,批评政府的态度不是想培养具批判思考的学生,而是听教听话的新一代;由于社会近年发生连串年青人投身社会抗争的事件,令人不得不联想是次课程改革与政治目的有关。 郑家朗指出,若因为学生的学习压力太大而要进行课程改革,通识科绝非首选,而是中文科。
同样是大学一年级生,就读香港科技大学的政府青年发展委员会委员郑康焕接受查询时,则以功课繁忙为由,不评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