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通过减烈酒税 狄志远促订全面夜经济方案、不能单靠减酒税

撰文: 何夏怡
出版:更新:

《施政报告》提出下调烈酒税,进口价200元以上部分税率由100%减至10%,200元以下的烈酒税率维持在100%,当时并透过《公共收入保障令》让减税措施即日生效,为期四个月。立法会今日(12日)三读通过落实减烈酒税的《应课税品条例》的决议案,支持的议员认为减烈酒税有助工商市道发展,亦有意见指主流烈酒市场未能受惠,未来应继续减税;但新思维议员狄志远认为,减烈酒税与公共健康政策有矛盾,又指要发展夜经济不应单纯依赖税务调整。

烈酒税大减九成(周令知摄)

商界议员指减税有助就业、工厦市道

有商业背景的议员普遍认同减烈酒税对经济发展有好处,包括带动就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等。选委界梁毓伟指出,减税说明政府平衡经济效益和市民健康,会为餐饮、物流等高增值产业带来机遇,例如美酒交易活动的成功举办,亦可以增加调酒师等就业岗位。

行政会议成员、商界议员林健锋则认为,减税推动香港成为优质酒仓储与拍卖中心,亦可帮助工厦物业市道,他说,现时本港工厦空置率非常高,不少酒商获知减税后,已经“摩拳擦掌,揾地方做仓库”。

自由党批发及零售界议员邵家辉支持减低烈酒税,他认同要宣传教育市民不要酗酒,但现时财赤高企,广告不应夸大,否则与促进经济的减税目的相矛盾:“写乜饮酒致癌,(要写)饮几多先至啱……冇需要嘅广告要悭返。”

林振升冀港府继续下调烈酒税

有议员更认为减税力度不够,主流烈酒市场未能获益,期望政府未来持续检视。劳联选委界议员林振升指,烈酒税减低幅度虽然有助香港巩固在亚洲酒类业务与进口批发的地位,但和业界原本的期望有一些落差,因进口价200元以下的烈酒维持100%的税,相当于85%的中低端烈酒,即主流烈酒市场并不能受惠。

“就算减税,都帮助唔到佢哋降低经营成本同埋零售价。”林振升希望政府日后持续检视,考虑分阶层、分阶段下调烈酒税。

狄志远:减烈酒税与公共健康政策矛盾

新思维立法会议员狄志远,质疑降烈酒税体现与整体公共健康政策的矛盾,他指今年5月修例提高烟草税税率,现时减烈酒税,将削弱公共健康政策的整体效果。他认为,政府应重新评估减烈酒税对公共健康的长期影响,并且制定更全面的夜经济发展方案,“而唔系单纯依赖税收的调整”。

医学界一直反对减烈酒税,医疗卫生界议员林哲玄呼吁港府加强教育市民认识酒精坏处,并在未来五年,公布烈酒销售量、人均酒精饮用量、因饮酒住院治疗及死亡的病例数目等数据,作为调整酒精相关政策措施的依据。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黄浩谦摄)

丘应桦:政府从来没有鼓励饮酒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回应指,明白部分议员担心下调烈酒税会导致更多人饮用烈酒而影响健康,他重申政府从来没有鼓励饮酒,当局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保障公众健康这两件事同样重视,也致力求取适当的平衡。他强调,下调烈酒税的政策目标非常清晰,是希望鼓励更多高端烈酒在香港进行贸易拍卖,借此带动物流和储库、旅游和高端餐饮消费等高增值产业发展,甚至对会议及展览业及零售业亦有正面作用。

他以取消葡萄酒税的经验为例,指根据二○○七年未取消葡萄酒税项和二○二三年数据对比,葡萄酒进口货值的增幅高达375%,远较其进口量的33%增幅显著,可见政策对高端酒类贸易和相关高增值产业发展的影响较明显;在二○○八年和二○○九年,业务与葡萄酒有关的香港公司,例如葡萄酒贸易、分销、零售、仓库、餐厅、酒吧、酒店及物流公司增加约850间,令整体有关公司数目增至3550;在二○○八年和二○○九年,与葡萄酒有关的职位增加了相等于约1000名全职人员。当然葡萄酒和烈酒的市场有所不同,但认为今次措施对香港经济会有正面影响,政府会密切留意烈酒贸易的发展及对经济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