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科技城|前期工程申请拨款减约一成 剔除造价七亿大型展馆
发展局就新田科技城前期工程及委聘顾问进行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的设计,向立法会申请拨款271亿8500万元,较上月向立法会提交的约300亿元方案,减少约一成开支,当中包括剔除了备受质疑建造费最高达七亿元大型展馆,及在土地平整等方面节省成本。工务小组会在本月25日召开特别会议,讨论相关拨款申请。
当局原拟于湾仔北海滨用地兴建大型建设设计展馆,介绍北部都会区和交椅洲人工岛等发展,但在早前的发展事务委员会会议上,被议员质疑为何与新田科技城的前期工程拨款捆绑,也质疑展馆的造价过高,结果当时发展局表明会抽出展馆拨款独立申请。而展馆占造价估算约2.3%。
立法会工务小组今日讨论新田科技城前期工程拨款申请,发展局解释拨款金额下降是因为将部分发展项目包括大型展馆剔除,以作独立讨论;工程设计方面,当局决定调整公用设施共同沟的使用范围,现建议只设置在繁忙路口下,以发挥最大的成本效益, 因而节省开支约3亿港元、 即约1% ;接获部分工程回标价,较政府预算更低。将估计造价调低约18.2 亿港元、即约6 .1%。
今年施政报告提出在新田科技城推行片区开发,由发展商自行投资平整土地及兴建设施,发展局指暂时未能估计可以节省多少开支。
发展局常任秘书长(规划及地政)何珮玲称,片区三个试点包括科技城,会在年底前公布。至于原址换地也会尽快,如果不是今年内,也应该是明年年初进行。至于这两个项目在土地平整或基础建设方面,可以为政府节省多少钱,当局要下一步才能估算,因为要视乎原址换地能否成事。
会上,有议员关注新田科技城的交通配套,劳联的林振升指2031年将有首批居民和创科公司迁入新田科技城,但当区主要交通干道,如港铁北环线在2034年才启用,北都公路2036年才开通,未能做到基建先行。
发展局回应指,2031年入伙的居民只是少数,当2034年大批居民入伙时,北环线已开通,首批居民入住后,会研究是否加强巴士等交通配套,居民亦可选择接驳至5分钟车程外的港铁古洞站。
另外,三宝树湿地公园建成后的实际用途,渔护署表示,三宝树湿地公园将来会用作探讨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试点,政府会联同渔民组织和团体,提升三宝树湿地公园的生态和渔业功能。发展局亦表示,三宝树湿地公园能提升后海湾湿地的生态功能,政府鼓励在三宝树拥有私人土地的业权人交还土地给政府,指可利用三宝树的私家地价值,在其他发展项目补地价时作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