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要改革|倡政府港协“双亲式”监管总会 议员:公帑用得其所

撰文: 李宇婷
出版:更新:

港协暨奥委会正检讨辖下体育总会管治,将公布新一份“体育总会机构管治指引”,从而检辖下近80个体育总会或机构的行政运作及机构管治机制。一直跟进体育界发展的新民党立法会议员何敬康在新指引公布前建议,港协暨奥委会和政府以“双亲形式”监察作为“子女”的各总会,“港协系爸爸、政府系妈妈,一个在管治、选拔、上诉做监察,一个管理公帑运用”,各司其职,确保公帑用得其所。

他又建议参考国家做法,成立体育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本港体坛纠纷。

何敬康(李宇婷摄)

港协暨奥委会曾称本月公布新管治指引

审计署于2020年的审计报告揭示港协暨奥委会管理不当,包括选拔运动员过程欠透明等,港协同年检讨体育总会机构管治并制订企业管治方案。本届巴黎奥运举行前,本港也出现选拔运动员的争议。相关检讨因涉及众多机构,港协方面曾指工作较预计中复杂,义务秘书长杨祖赐今年七月曾表示,方案首个草稿已完成并提交政府,预计原则上9月中公布。

霍启刚曾透露,新一份“体育总会机构管治指引”可于本月公布。(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港协暨奥委会副会长霍启刚也曾指,政府投放不少资源,协助运动员争取佳绩;预计9月公布机构管治指引改善体育总会管治,可能牵涉修改宪章等,会与各总会密切沟通。

港协暨奥委会辖下各体育总会每年可获政府财政资助,部分总会的年资助额可达千万元计。何敬康在新指引公布前,今日(19日)建议,港协暨奥委会和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以“双亲形式”监察作为“子女”的各总会,“港协系爸爸、政府系妈妈,一个在管治、选拔、上诉做监察,一个管理公帑运用”确保公帑用得其所。

他指,未来康文署不只管理发放资助,更应要求各总会定期汇报财政开支、训练工作、是否符合港协成为本港体育总会的资格待,更要对外公开相关内容,以避免令人感觉各总会的帐目混乱等,可专心培育运动员。

何敬康批有体育总会的收支情况不够透明

他强调,体育总会获公帑资助,但使用情况不够透明,有被质疑是否用得其所。他更以举重健力总会个案为例,指在疫情期间以6位数开支办海外比赛,但未有公开资料详情,他曾在立法会层面向当局查询但未有回复,期望有更多交代。

他续说,他说过去审计署也就不同的范畴有不同提问,但仍欠缺改善处理公帑使用的方案,认为政府要正视,应该有机制进一步审核,或需要减少资助额。

引入专业仲裁调解员 解决多方间争议

至于未来体育发展,何敬康认为可引入体育仲裁机制和委员会,世界各地均曾出现总会、运动员和教练等持分者出现争议,如在比赛或财务案排,建议引入专业仲裁调解员协助排解争端。他又指,总会内部有上诉机制,但翻查个别总会官方网站资料,发现不少总会上诉委员会的成员,正是负责展开聆讯的同一人:“有种球证旁证是同一人的观感”,建议上诉机制委任更多第三方人士参与,改善上诉机制,必要时港协可介入。

方力申也曾炮轰泳总制度不公

全民选拔广纳体育人才

政府投入大量公帑旨在培训本地有潜质运动员,以为港增光。但奥运前,前港队代表方力申旗下泳会有达标小泳手因泳会级别未够高,一度被泳总拒绝参加锦标赛,事件更上升至特首李家超关注的层次,也令社会质疑本地运动员的选拔制度是否公平、是否真正能为香港挑选出最有潜质和实力的运动员,何敬康希望各总会可因应实际情况,放宽旗下选手累积分数可评核准则,又建议为不属任何总会的个体运动员提供有效选拔途径,争取更多有潜质运动员代表中国香港,达至全民选拔,国家重视广纳体育人才,不希望埋没运动员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