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东发展|写字楼需求降、缺文体用地 政府:地块模式可供弹性
政府推动发展九龙东第二核心商业区,范围包括启德发展区、九龙湾商贸区、观塘商贸区和新蒲岗商贸区。但本港现时对写字楼的需求下降,选委界吴杰庄则关注在金融等传统产业以外,如何配合启德体育园,在九龙东重点发展文化、体育和旅游产业,及东九龙区内有否其他适合场地,承接已停运重建的九展的文娱活动。
发展局局宁汉豪回应指,写字楼的需求下降,有持份者提出商业地带和楼宇能否用作其他用途,近期洪水桥新发展区提出的完善地块用途模式,为商业用地发展提供更大弹性,相信九龙东发展未来亦会走这个方向。她又指,当区内文体旅设施陆续落成后,可引伸相关产业发展,重点要让区内有足够现代化的楼面设施。
立法会巩固及促进九龙东第二核心商业区的相关政策事宜小组委员会今(4日)开会,吴杰庄关注九龙东如何体现本港八大中心定位,特别是体育和产业如何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否其他适合场地承接九展工作;又关心邮轮码头发展定位。宁汉豪说文体旅设施陆续落成会引伸相关产业,重点要让区内有足够现代化的楼面设施。
宁汉豪:洪水桥发展模式可作指引
她承认,现时的经济环境影响写字楼的需求,但指洪水桥新发展区规划指引,可作为九龙东发展的借鉴。
发展局推展洪水桥发展项目,更新发展大纲图,以完善地块布置和用途规定,包括把部分商业及商住混合用地拆细,以便提供弹性,容纳不同规模和组合的发展;同时就“商业”地带,放宽商业楼面可承载的商业用途组合,不会就个别商业用途订定楼面面积规定,让市场可以灵活调拨商业楼面面积,作写字楼、酒店、零售餐饮、娱乐、文化、康乐等准许用途。
宁汉豪指,放宽商业楼面可承载的商业用途组合,有可用有作文体旅设施的空间,预料包括九龙东的发展未来也陆续走(洪水桥)这个方向,不一定用作写字楼用途,交由市场运作,当局会留意区内商业地带用途是否有足够弹性。
吴杰庄又关注现时使用率低的启德邮轮码头的定位时,宁汉豪指邮轮码头的楼面面积可以善用,但希望交由文化体育及旅旅局解答。
至于多个团体开始在共享观塘避风塘举办水上活动及训练课程供市民参与,今年内更会举办亚洲龙舟锦标赛等盛事。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霍启刚关注,该处有不少游艇停泊, 当举办水上运动时,可能有安全隐患,又指海事处虽可帮忙拖走游艇但费用要由体育总会负责,总会未必有足够预算,而水质问题也需要重视。
宁汉豪回应指,海域场地分工已有议员在不同场合提出,又相信分工能解决争位问题,她指水质已较从前有改善,但需要持续监察。
政府宣布在启德和东九龙建造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发展局起动九龙东专员靳嘉燕称政府已展开相关勘查工作,今年下半年内为项目邀请相关供应商及营运商递交意向书,从而敲定系统及其基建设施的具体要求及设计。
她指,起动九龙东办事处已计划在主要发展项目,例如观塘行动区、九龙湾行动区及启德跑道末端的主要商业发展,提供智能公共运输交汇处,在配备空调的乘客候车区,装设智能资讯显示屏。 另外办事处协调相关部门,推展九龙东“多元组合”模式的环保连接系统的相关行人连接项目,以辅助九龙东的道路和铁路基建设施,包括连接九龙湾商贸区的行人天桥系统;贯通九龙湾及观塘行动区的东西行人走廊;串连观塘及启德发展区的跨观塘避风塘行人及单车天桥;以及连 6 接港铁观塘站至翠屏海滨的行人系统。
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委员、九龙中议员杨永杰则关注九龙东的集体运输系统走线,促请政府重新考虑采用启德邮轮码头经启德站、九龙湾到油塘走线 ,促进商业活动。
宁汉豪表示,有关东九龙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的研究,确有考虑在启德绕一圈;并经九龙湾和观塘,但基于技术和成本效益须折衷,认为先易后难是务实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