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版权条例宜灵活 邱达根:AI可为俄乌战争等议题提供中立意见

撰文: 戴慧丰
出版:更新:

政府于上周一(8日)就修订《版权条例》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所提供的保障展开为期两个月的公众咨询。立法会工商及创科事务委员会今日(16日)讨论修例工作,科技创新界立法会议员邱达根建议修例保持灵活性,推动人工智能在港发展。

科技创新界立法会议员邱达根建议修例保持灵活性。(立法会直播截图)

邱达根忧框得太死影响香港AI发展

科技创新界立法会议员邱达根建议修例保持灵活性,担心“框得太死”会影响香港的人工智能发展。他指在科技发展下,人工智能所担心的问题已有方案解决,例如生成式人工智能就敏感话题,如俄乌战争,提供中立的意见。行业中也有开发如可解释性、负责任及合乎伦理等新人工智能,而私隐问题亦可透过地端(On-prem)伺服器解决。他重申,希望法例能赋能人工智能发展,保留灵活性。他希望署方能订明“人类使用AI创作”的版权范围,如拥有权、创新性及参与度。

知识产权署署长黄福来同意修例需保持灵活性。他亦指,在科技迅速发展下,市场上已有科技和方法处理相关问题,但法律上未必能够“追得咁快”,仍需就权利方面订明法例。至于“人类使用AI创作”的版权范围,他表示现时大部份人工智能技术多数只提供辅助用途,例如使用AI编辑照片,而人类仍是主要的创作者,故会按现行条例提供版权保护50年。

知识产权署署长黄福来同意需保持灵活性。(立法会直播截图)

尚海龙忧50年的版权保护期太长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商汤科技顾问、选委界立法会议员尚海龙认为,现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资料和作品数量庞大,50年的版权保护期太长,担心没有足够的资源保障版权。他亦建议署方与学术机构合作,加强公众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理解。

黄福来解释,版权是为创作者提供法律保障,版权拥有人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行驶权利,故不用担心保护期的问题。他强调一定会与各方持份者接触,亲身聆听各领域对人工智能的问题及意见,完善修例工作。

商汤科技顾问尚海龙认为50年的版权的保护期太长,担心没有足够的资源保障版权。(立法会直播截图)

《版权条例》修订上周一(8日)起展开为期两个月的公众咨询,咨询文件针对人工智能生成作品的版权保护、人工智能生成作品侵犯版权的法律责任、而引入特定版权豁免、生成式人人工智能相关的其他议题四个范畴作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