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摄影书展”在艺术中心麦高利小剧场举行。大会邀请了两岸三地、日本及国际约20间出版社、书商及摄影艺术家参与,当中包括本地的Asia One Books、The Salt Yard、brownie、台湾《摄影之声》、北京“三影堂”等,参展者相当多元化。书展的主办者Mark Pearson表示,起初没想到世界各地的书商和出版社会踊跃支持。他认为,这与香港是个国际化城市有关,他说:“可以想像,要是在日本或其他地方,可能较难成事。”Mark本身亦是东京Zen Photo Gallery及日本网上书店shashasha的创办人。今年带来的作品,包括获得日本“土门拳赏”的韩国摄影师梁丞佑作品集,及获得“林忠彦赏”的日本摄影师有元伸也作品集等。而日本发行商“twelvebooks”,就带来辑录了Robert Frank珍藏底片的摄影集《The Americans, 81 Contact Sheets》。本地网上摄影书店“The Salt Yard”的创办人之一岑允逸形容,书展好像是一个读书会(book club),读者来到介绍一下各种书籍,互相分享,就算最后不买也很开心。而独立出版社brownie创办人钟卓玲就表示,在香港出版摄影刊物很艰难:“坦白说,经营到现在也是蚀钱,但认为值得去做便会做。”“香港摄影书展”由3月24日至26日举行,期间更有摄影集签名会等活动,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到场参观。详情请浏览:www.hkphotobookfair.com撰文:徐尉晋
“香港摄影书展”的主办者Mark Pearson,本身亦是东京Zen Photo Gallery及日本网上书店shashasha的创办人。Mark表示,数年前从东京搬到香港居住,因为想继续推动亚洲摄影艺术,于是于3年前创办第一届摄影书展。(徐尉晋摄) Mark表示,起初没想到世界各地的书商和出版社会踊跃支持。他认为,这与香港是个国际化城市有关,较易去汇聚台湾、内地、日本、甚至是欧美的书商和出版社,也容易吸引更多国际顾客。他说:“可以想像,要是在日本或其他地方,可能较难成事。”他在Art Basel 和Art Central 期间,在场地邻地的地点举行书展,希望借此花吸引更多喜欢艺术的客人。(徐尉晋摄) Mark认为,日本摄影文化具有漫长的历史,在森山大道、荒木经惟之前,以经有相当长的时间,因此日本读者较重视传统摄影技术,也会从漫长历史语境里欣赏摄影作品。香港社会变化急速,对新事物接受程度较高,读者态度较为开放。(徐尉晋摄) 来自东京的独立出版社及画廊“街道”(Kaido),第一次参与“香港摄影书展”。他们由一班深受森山大道启发及影响的摄影师组成,10位成员从年轻到资深都有,风格各有不同,除了会出版成员的作品集,更会不定期出版摄影刊物《Kaido Magazine》。图为摄影师尾仲浩二(Koji Onaka,图左)及摄影师藤田进(Fujita Susumu,图右)拿起自己的作品。(徐尉晋摄) 独立出版社brownie以出版本地摄影师作品为主。创办人钟卓玲表示,他们目标是一年出版约4本摄影书,由新晋到资深的摄影师都会合作。brownie最近出版摄影集的包括杨德铭《Yes Madam, Sorry Ah Sir》、李展翘的《做爱回家》、邓浩伦《听静》等。问及在香港出版摄影刊物是否艰难,她说:“坦白说,经营到现在也是蚀钱,但认为值得去做便会做。”(徐尉晋摄) 本地网上摄影书店“The Salt Yard”的创办人之一,岑允逸(Dustin)表示,实体活动对经营网店的他们来说十分重要,因为那是难得可以直接触读者的机会。他说:“我们也会入一些较为另类的书籍或者较为低调的摄影师作品,有些甚至是自己不太喜欢的书,希望为读者带来一些平常较少接触的书籍。”他形容,书展好像是一个读书会(book club),读者来到介绍一下各种书籍,互相分享,就算最后不买也很开心。(徐尉晋摄) 东京Zen Photo Gallery在去年推出了韩国摄影师梁丞佑作品集《新宿迷子》及日本摄影师有元伸也作品集《Tokyo Circulation》,两人分别获得了有日本三大摄影奖之称的其中两个:土门拳赏及林忠彦赏。出版社创办人Mark Pearson对此感到十分高兴,今次他也把书作带来香港。他反映过去两届书展反应不错,希望今年销情会更加好。(徐尉晋摄) 来自东京的发行商“twelvebooks”,今次书展除了带来多本日本及国际摄影刊物,当中包括辑录了Robert Frank成名作《美国人》contact sheets的摄影集《The Americans, 81 Contact Sheets》(图中),更带来一系列他在成名前的早期作品。(徐尉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