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木根,72岁,做过72行,斗木建屋样样都晓,“八小时的电影才能讲完我的故事”,大角咀居民。他也是个无家者。
过年前夕,他位处塘尾道桥底的屋门上被贴上通告:民政事务处、社会福利署、地政总署和警务处将有联合清拆行动。那天,天桥的电梯正式开幕。
根叔有一架木头车泊在桥底,“如果赶我走,我就住入木头车流动露宿。”有钓杆、有帐篷他就能生存,就沿着海边到处去流浪。很潇洒,没有一点不舍得——安定的居所和工作。摄影:欧嘉乐撰文:李慧筠
根叔的家是他自己搭建的,以前他做过地盘,学过全科,他说“呎吋就在他的脑海中”。(欧嘉乐摄) 总是戴著一顶鸭嘴帽,上头绣著苏格兰威士忌的酒厂名字。(欧嘉乐摄) 从行船、车行、地盘,做到装修师傅、清洁工、搬冻肉,十个指头是存活的明证。(欧嘉乐摄) 每天他推著重甸甸的肉在工业大厦和街市之间游走。(欧嘉乐摄) 街市冻肉店的阿姐见他受访,乐不可支:“啊老顽童上镜啊!”(欧嘉乐摄) 不是说笑,根叔真的可以制造木头车给其他无家者抵御寒冷天气,只要几块木头、四个辘和一双手便成。(欧嘉乐摄) 以前他在地盘工作,因为劳工处修例,他年纪大被公司淘汰。(欧嘉乐摄) 无酒不欢,酒精让他身体疼痛但也成了瘾,戒不了。(欧嘉乐摄) 以前在澳大利亚坐监,钱是用来换烟、换酒。今天根叔或者没有完整的家庭,但他还有跟女儿联络,不时见面。一个人时就点一根烟。(欧嘉乐摄) 在旺角他有很多朋友,但生命的破裂或者伤痛总是在他独个儿蜷缩在木屋里来袭,冬天和春天交接之时,他蹒跚行走在无人停下的大马路。(欧嘉乐摄) 根叔说,有一天要在自制的木头车上写上“无家者联络处”,也要画上几只勇猛的狮子老虎,在街上先声夺人。(欧嘉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