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没有太多人关心,到近年香港女子足球频频有球员外闯,现在代表队于农历新年更可出战贺岁杯,于旺角大球场出演一场90分钟的正式赛事,种种消息都证明女足朝向正面发展。业余足球可以发展至这一步,背后亦有赖一群劳苦功高的团队默默深耕。场内场外每个人都靠着一份坚持走到这里。摄影:曾梓洋、叶家豪、吴隽撰文:苏子旸
发展女足已成新趋势,除了因为男足市场已近饱和,国际间亦希望透过女足推广平等、改变生活态度信心等价值观。(曾梓洋摄) 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作为职业,相信是每个人的梦想,香港女子足球代表队的郭靖雯境界更高,全职于足球相关行业工作,放工后又要练波踢比赛,却完全不觉得辛苦。(叶家豪摄) “平日我在足球学校工作,上班时间都算自由,早上在办工室处理文书工作后,下午便到学校教波,之后晚上便可以踢波,比较易迁就女子踢波。”除此之外,郭靖雯周末更抽时间于早上教波,然后下午便回家休息,晚上出发到球场比赛,于香港业余的女子足球员中十分常见。(叶家豪摄) “可能自己本身喜欢做运动,中学时都有打篮球、排球,但毕业后唯独是踢波是想继续,因为一班队友一起成长由,11、12岁开始踢,到了现在都有很多人坚持踢,那份友谊令你想继续在足球上发展”郭靖雯说。(叶家豪摄) “对于我们来说近年女足已经发展了很多,变相未必可能是我们去受惠,可能现在我们继续努力争取,现在十几岁的小妹妹可能将来有机会变成职业吧”郭靖雯说。(叶家豪摄) “细细个做完功课,便和落街踢波,每一晚都会落场跟队。”女子足球代表队队长陈咏诗家住屯门,山景邨下的石地场便是其童年回忆,因为被哥哥感染,陈咏诗自少已喜欢足球,只要有场有朋友,便会飞去踢波。(叶家豪摄) 正式接受训练应该由2002年开始,踢了15年。如其说是巧合,不如说成命中注定,陈咏诗于现职公司同样做足15年,可以一步步踢上港队队长,全因公司老板大力支持她踢波。当年中五毕业后,陈咏见工时向老板表示正参加麦当奴青训计划,即使上班平日周二、四早上要请假踢波,想不到老板又愿意请她。(叶家豪摄) “今次省港杯我踢不到,因为早两星期的女子联赛我弄断了肋骨,屋企人都不知道。”原本医生说要休息两个月,想不到陈咏诗一个月后便复出踢波,但于贺岁杯又出意外,开赛仅8分钟左手手腕便意外脱臼,入院检查更发现手腕有碎骨要施手术。“那是我第一次严重到要做手术,本来都没有告诉家人,但他们看了新闻后全都知道了。”(吴隽摄) 业余足球可以发展至这一步,背后有赖一群劳苦功高的团队默默深耕,其中香港女足经理黄若玲为推动女足辞去稳定高薪的教师工作,只为建设一个更好的女足大环境。(曾梓洋摄) “我来到足总时,女足只得我和另一个职员,由最基层推广的工作,到安排代表队所有事都要负责,什么事都要做,但资源却十分紧拙。”单是代表队助教便要收集球员数据、设计训练内容备战、带队热身等, 黄若玲“升职”经理后连传媒职责亦要承担起来。(曾梓洋摄) “其实这些事不算难做到,最难是做了很多事,然后有人说‘原来香港有女足’才最泄气。”万事起头难,香港的女足风气未盛行,黄若玲为女足做了很多工作都未能获得大众注意,何解还坚持下去?(曾梓洋摄) “以前教我踢波的教练刘润泽先生曾说过‘寒天饮冰水,点滴在心头’,意指我们在女足身上获得很多东西,将来应该为女足作出一定贡献”黄若玲说。(曾梓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