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影像】突尼西亚洞穴屋 难敌现代化诱惑 最后留守的人们

撰文: 苏炜然
出版:更新:

在突尼西亚有一种得特别的房屋建筑,名为“Troglodyte(洞穴屋)”有好几百年历史。凿开岩石、掘开泥土,把居住处建于地底,不怕夏天艳阳,也阻挡冬天寒风。但1960至1970年代总统布尔吉巴(Habib Bourguiba)推动现代化,使很多人搬到城市中,洞穴屋人口大幅减少。电影《星球大战》曾取景在洞穴屋拍摄,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但2010发生“阿拉伯之春”民主运动、2015年突尼斯巴尔杜博物馆枪击案,动乱使得旅游业大受影响,至今仍未能完全回复。居民一度以为可以靠旅游改善生活,甚至吸引已搬走了的人回流,但现况并不乐观。65岁的Hedi Ali Kayel说:“每次大雨过后,我都会回到洞穴屋作修辑”,作为少数仍然懂得建造洞穴屋的人,他希望保留一间得一间,“不要让它们消失”。摄影:Zohra Bensemra/路透社图片编辑:苏炜然

2月6日,突尼西亚玛特玛他(Matmata),以洞穴屋(Troglodyte)闻名。(Zohra Bensemra/路透社)
2月5日,43岁的Mounjia带着驴子,一起走回她的洞穴屋。“我都想过现代化生活,但我没有积蓄无法在城市买屋。在洞穴屋生活很劳累,要自己打水斩柴,又没有电力供应,也无法安装太阳能系统。(Zohra Bensemra/路透社)
2月4日,36岁Saliha Mohamedi和孩子所住的洞穴屋位于玛特玛他边缘。“我不想离开洞穴屋,这样就似抛弃了传统,否定了过去的人生。”(Zohra Bensemra/路透社)
2月4日,游客围在洞穴屋旁边,观看Saliha Mohamedi在其中生活。(Zohra Bensemra/路透社)
2月5日,4岁的Ahlem正在攀爬洞穴屋的墙壁,要从他的“特别通道”进入屋内。(Zohra Bensemra/路透社)
2月5日,Saliha Mohamedi的孩子完成功课之后,想要玩耍。(Zohra Bensemra/路透社)
2月4日,54岁的Mustapha现在务农为生,他从家族承继了一所洞穴屋,现在成了储物仓库。(Zohra Bensemra/路透社)
2月5日,Saliha Mohamedi从屋外取水处打水回家。(Zohra Bensemra/路透社)
2月5日,76岁的Tayeb在他的洞穴屋里休息。“我不介意把洞穴屋开放予游客参观,但现在游客越来越少,我们根本没赚多少。我在这里长大,我不想离开这里。”(Zohra Bensemra/路透社)
2月3日,18岁的Samar和38岁Latifa Ben Yahia在洞穴屋里剥豆,其兄弟则在一旁看电视。(Zohra Bensemra/路透社)
2月6日,洞穴屋里面,有一只猫。(Zohra Bensemra/路透社)
2月4日,洞穴屋附近有一栋陵墓/寺庙(zaouia)。(Zohra Bensemra/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