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age 未来派靡烂浮夸华丽新浪漫划时代专辑
40年前,“新浪漫” new romantic 运动在英国伦敦全面爆发, Visage 担纲著领导性的头号乐团角色,其灵魂人物 Steve Strange 就是 new romantic scene 的首席 icon 。 Visage 并不是典型的乐队,而是 collective 形式的组合,结集著精英乐手阵容班底。1980年11月发表的首张同名专辑《 Visage 》所记载到,是 Visage 如何把 new wave 、 synth-pop 、 art-pop 、Euro-disco 、 futurist 融会贯通成为他们的 new romantic 音乐风格,创造出这张可一不可再的新浪漫名盘专辑,带来新浪漫国歌《 Fade to Grey 》。
1980年,是“新浪漫” new romantic 运动在英国全面爆发的年份。位於伦敦西区 Covent Garden 的 Blitz club 为 new romantic scene 之发源地,而由 Blitz 创办人Steve Strange (1959 – 2015)所领军的乐团 Visage ,就在当年11月发表的首张同名专辑《 Visage 》,正是整场新浪漫乐潮最具标志性与奠定性意义的划时代专辑。如今是这张专辑的面世40周年纪念。
起源于70年代末的 new romantic ,是一个跨越音乐与时装的次文化浪潮。师承 David Bowie 与 Roxy Music 的 art rock / glam rock 、 Kraftwerk 与 Giorgio Moroder 的电子音乐启蒙,加上 punk movement / punk culture 美学的冲击,他们于“新浪潮” new wave 纪元,缔造出糅合新浪潮摇滚与欧陆电子音乐及跳舞节奏、以 synth 作主导的后现代主义崭新音乐风格;他们带来浓妆艳抹的中性化妆、摩登化的复古服饰(如取材自18世纪末浪漫主义时期的),构成其颠覆性的浮夸华丽前卫形象。从音乐到形像,他们皆履行著一种“未来派” futurist 姿态。 而 Billy's 及 Blitz 都是孕育出 new romantic 文化的 club night ,后者所享负盛名,是其严格的入场政策:要打扮得" weird and wonderful"才能进场,而这群蒲 Blitz 的新浪漫青年也被灌以 The Blitz Kids 之称,从前香港的乐评则把 Blitz culture 译作“闪流文化”。
在这场 new romantic 运动,毋庸置疑 Visage 是担纲著领导性的头号乐团角色,而灵魂人物 Steve Strange 就是 new romantic 的首席 icon 。(也是何解 David Bowie 也要把他带到其1980年单曲《 Ashes To Ashes 》的 mv 里亮相。)
由 Blitz 两位创办人 Steve Strange 和 Rusty Egan 所发起的 Visage 并不是一队典型的乐队,他们是一个 studio-based project 、 一个 collective 形式的组合。 Steve Strange 曾组成过 punk rock 乐队 The Moors Murderers 及 The Photons ,而 Rusty Egan 则是 The Rich Kids 的鼓手(以及 Blitz 的 DJ )。跟著, Rusty Egan 找来 The Rich Kids 队友 Midge Ure ,再加上来自 new wave / new romantic 乐团 Ultravox 的键琴手 Billy Currie , 来自 post-punk / new wave 乐团 Magazine 的结他手 John McGeoch 、键琴手 Dave Formula 和低音结他手 Barry Adamson ,构成 Visage 的第一代精英乐手阵容。(跟著 Midge Ure 转投 Ultravox , John McGeoch 加入了 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 ,而只参与过三首歌曲便离队的 Barry Adamson 则曾成为 Nick Cave and the Bad Seeds 成员并再作个人发展, 让这个 Visage 的超级组合班底来得更具传奇性。)
首张同名专辑《 Visage 》是在制作人 Martin Rushent 家中的 Genetic Sound 录音室于1979至1980年间所灌录而成。所记载到,是 Visage 如何把 new wave 、 synth-pop 、 art-pop 、Euro-disco 、 futurist 融会贯通成为他们的 new romantic 音乐风格,创造出这张可一不可再的新浪漫名盘专辑。
Visage 的神曲,是第二张单曲/主打单曲《 Fade to Grey 》。由流水行云而赋予未来主义色彩的 synth riff 与 Euro-disco 节奏主导下,Steve Strange 以空虚的歌声唱出简约的歌词 (“ One man on a lonely platform / One case sitting by his side / Two eyes staring cold and silent / Show fear as he turns to hide” ),配以比利时女生 Brigitte Arens ( Rusty Egan 之女友)的法语独白,构成这首尖端、浪漫、欧陆色彩浓厚而酷到不得了的 synth-pop 曲目,公认为 new romantic anthem。而由 Godley & Crème (前英国乐团 10cc 成员)执导的 mv ,好让 Steve Strange 一展其变化多端的新浪漫化妆造形,亦属经典。
《 Tar 》是 Visage 早在1979年9月已于 Radar Records 旗下发行的首张单曲,也是他们以原装七人阵容所灌录的作品,这首大谈烟瘾/尼古丁的愉悦与痛苦的歌曲,那 art rock / synth rock 曲式是其 new romantic 风格之原型,多得 Barry Adamson 一手艺术摇滚式低音结他弹奏,而 John McGeoch 的色士风乃为此曲添上一份靡烂气息。
由梦幻音乐盒式琴音前奏带出的《 Mind of a Toy 》,道出一具不能自主的扯线木偶,最后成为给孩子遗弃的旧玩具,歌曲也带有童话色彩。同样由 Godley & Crème 拍摄的 mv ,片中有 Steve Strange 样子的木偶,小童及中童版 Blitz Kids 的出现。
主题曲《 Visage 》是他们的第四张单曲,也是专辑的开场曲,为这段新浪漫旅程揭开序幕,唱出也是新浪漫的时尚潮流宣言:” New styles / New shapes / New modes / That's the role my passion takes “。歌曲的 mv 亦有 Blitz club 的出现。专辑接近尾声的《 Visa-age 》是关于旅程/远行的歌曲,两曲也犹如作首尾呼应。
拜当年 Visage 的精英乐手班底所赐,《 Visage 》之典故是一张曲曲皆精采的高质专辑。《 Blocks on Blocks 》把 Barry Adamson 优秀的 bassline 表露无遗而在 art pop 曲风间又有著一份冷感, dance rock 器乐曲目《 The Dancer 》当色士风主奏一出那源自 David Bowie 在《 Low 》时期的影响亦不言而喻。他们的新浪漫曲风,又能注入不同的地方色彩,如《 Malpaso Man 》的西部牛仔电影感,抑或 synth 主导的器乐曲目《 Moon Over Moscow 》的俄罗斯风情。专辑以一首实验性而氛围化的 synth 器乐《 The Steps 》作结,也是对Bowie 在《 Low 》/《 Heroes 》的氛围乐章之回应。
而 Steve Strange 就在2015年因心脏病于埃及逝世,享年55岁。
Japan 的1980年唯美新浪漫经典 Gentlemen Take Polaroids
David Bowie 踏入80年代的首张神级专辑《Scary Monsters》
Ultravox 从新浪潮摇滚到新浪漫电音的1980年专辑《 Vien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