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k Floyd 关于创团队友与唱片工业概念专辑 Wish You Were Here
Pink Floyd 的1975年专辑《 Wish You Were Here 》面世45周年。作为取得空前成就的《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再下一城之作,《 Wish You Were Here 》继续是由 Roger Waters 包办歌词创作的概念专辑,在他笔下有两个主题:1. 从“缺席”( absence )这个题目而引伸到向 Pink Floyd 创团灵魂人物 Syd Barrett 致敬,2. 对音乐工业/唱片工业的批判。而由 Hipgnosis / Storm Thorgerson 操刀美艺设计的唱片封套,四幅图片乃带出了火、土、风、水的四大元素。
1973年春天,炙手可热的英国前卫摇滚( progressive rock )名团 Pink Floyd 发表了其第八张专辑《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这不独是一张惊世骇俗的旷世杰作、经典得无人不晓的划时代概念专辑,同是也是乐队在商业上的重大突破。然而有别于 Pink Floyd 以往每年发行一张录音室专辑的多产作风,跟著他们并没有急于带来再下一城的专辑,毕竟经过《 Dark Side 》的空前成功,乐队对于要灌录新作也不敢轻举妄动。随著1974年的巡演在冬天完结, Pink Floyd 才随即在1975年1月重返 Abbey Road Studios 闭门造车,为乐队两年来的新专辑动工。
而 Pink Floyd 继《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之后乐队的第九张专辑《 Wish You Were Here 》,就在1975年9月12日面世。
作为《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的后继之作,《 Wish You Were Here 》继续是由 Roger Waters 包办歌词创作的经典概念专辑。在他笔下有两个主题:1. 从“缺席”( absence )这个题目而引伸到向 Pink Floyd创团灵魂人物 Syd Barrett 致敬,2. 对音乐工业/唱片工业的批判。
Syd Barrett 在1968年间因为毒品及精神状态问题而被迫离队,但他的创意乃对 Pink Floyd 却留下无远弗届的影响。随著《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取得无与伦比的成就,他们也对这位好友/前队友怀念起来,想跟他分享这个荣誉;亦因为背负著《 Dark Side 》所带来的商业压力以及对漫长的巡演感到疲累, Roger Waters 开始愤世嫉俗地抨击音乐工业的资本主义,实情脱离 Pink Floyd 后曾出版过两张个人专辑的 Syd Barrett ,唱片公司 EMI 一直在要求他灌录第三张个人专辑但他已无能为力,这也是唱片工业的可悲之处。
当 Pink Floyd 进入 Abbey Road 录音室时,起初乐队仍对新专辑毫无头绪,直至选定了在1974年的法国夏日巡演及英国冬日巡演所表演过的其中一首仍在不断改良中的新歌《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在那年6月的法国巡演时仍是唤作《 Shine On 》),来作为专辑的核心曲目,那才进入轨道。
《 Wish You Were Here 》是 Pink Floyd向 Syd Barrett 致敬的专辑,大抵是双方心有灵犀,在唱片灌录期间也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1975年6月5日正当乐队在 Abbey Road 为《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进行混音时, Syd Barrett 突如其来到录音室探访,由于深居简出的他跟乐队各人已有多年没有见面,而当日露面时他已把头发及眉毛剃光、身形肥胖,并拿著一个胶袋,外表判若两人,而 Syd 亦没有跟乐队任何人接触过,只问过工作人员他有甚么可帮忙;由于双方隔著一块玻璃窗,即使乐队各人都亲眼见到他,但也无法把他马上辨认出来而以为是其他人,相隔了数十分钟之后才有人想起这是 Syd Barrett ,然后 Roger Waters 和 David Gilmour 都哭了出来。两天后, David Gilmour 和妻子 Ginger 在 EMI 的餐厅举行婚宴, Syd Barrett 也有短暂出席,这是乐队最后一次跟他见面。 Syd Barrett 之现身,正影响到《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 Wish You Were Here 》的最终版本。
而《 Wish You Were Here 》的另一典故,是 Hipgnosis / Storm Thorgerson 的耐人寻味美艺设计。唱片封面是盖著一幅两个商人握手而其中一人燃烧著火的经典图片,唱片封底是在沙漠上一名无脸的 Pink Floyd 唱片推销员(无脸因为已没灵魂),唱片内套的图片一幅树丛中随风飞翔的红色丝巾(而隐藏著女性的裸体),另一幅是男性泳者在加州莫诺湖半身“插水”的照片,四幅图片正象征了火、土、风、水的四大元素,图片框架上的燃烧、漏沙、飘扬、漏水效果,也是 Storm Thorgerson 要把他的图像立体化,而唱片封面及封底两幅图又回应了批判唱片工业的主题。而在“缺席”的大题目下,专辑的头版 Storm Thorgerson 也构想了以一个黑色胶套把专辑封盖著,并加上一对机械手握手漫画图像以及四大元素背景的标贴。
专辑的核心曲目《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是 Pink Floyd 继《 Atom Heart Mother 》(1970年)和《 Echoes 》(1971年)后另一充满起承转合的长篇组曲,然而这次却并非一气呵成地以20分多钟占据黑胶唱片整整一面地呈现出来,而是划分成《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Parts I–V)》和《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Parts VI–IX)》两大部分,为专辑作首尾呼应(分别各占13及12分钟)。这首组曲也是 Roger Waters 、 David Gilmour 和 Richard Wright 最无懈可击的合写曲目。
《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Parts I–V)》由 Richard Wright 漫天无际、犹如遨翔太空的幽美 ARP Solina String Ensemble 与 Minimoog 电子合成器演奏交织出,引伸出 David Gilmour 的铿锵而凄美的结他,再带出那标志性的四粒音结他引子,从而来到此曲的主轴部分: David Gilmour 的蓝调结他主奏是毋庸置疑的扣人心弦、荡气回肠,当 Roger Waters 唱出” Remember when you were young, you shone like the sun”时是那么叫人唏嘘万分,演绎得伤感而激情,最后延伸出是 Dick Parry 的中音及高音色士风独奏;《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Parts VI–IX)》从一片风声声效带出 Roger Waters 连绵的低音结他、 David Gilmour 的结他擦弦以及 Richard Wright 的 synth 主奏,跟著推至 Gilmour 的流水行云 lap steel 结他独奏,再回到歌曲主轴部分,然后是 Richard Wright 的 jazz-funk 电钢琴与太空 synth 独奏,最末回落至哀恸的 Minimoog 、低音结他独奏与 Steinway 钢琴演奏。在《 Wish You Were Here 》专辑里 Richard Wright 即使再没有由他主唱的歌曲,但《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却能把他的键琴演奏发挥到淋漓尽致。
在《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Parts I–V)》之后,是两首关于对音乐工业/唱片工业批判的歌曲。《 Welcome to the Machine 》由 EMS VCS 3 合成器营造的冷洌工业机械性电音声效带出,而 David Gilmour 的木结他与控诉性主唱已是万分慑人心魄,加上 Richard Wright 的科幻 Minimoog 独奏以及 Nick Mason 的定音鼓,宛如机械与人类的交战;反过黑胶唱片第二面,《 Have a Cigar 》是一首交由英国 folk rock 歌手 Roy Harper 主唱的迷幻前卫蓝调摇滚歌曲,充满讥讽意味,换上由别人演绎因为当时 Roger Waters 及 David Gilmour 都觉得他们唱不好此曲而凑巧 Roy Harper 又在 Abbey Road 录音所以找他客串。
主题曲《 Wish You Were Here 》再回应向 Syd Barrett 致敬及他缺席的命题,由电台广播带出,这首 country-folk based 的摇滚 ballad 歌曲,是 Roger Waters 和 David Gilmour 最叫人怦然心动的合写歌曲。
虽然《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曾登上美国 Billboard 排行榜冠军(并创下在Top 200 上逗留了741个星期之纪录),但在英国排行榜只能屈居亚军而已;秉承前作的彪炳商业成绩,《 Wish You Were Here 》也得以成为英、美两地以及多国的冠军专辑,是 Pink Floyd 的三大畅销专辑之一。
【迷墙40年】Pink Floyd登峰造极 摇滚歌剧概念专辑《The W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