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ede 第二张专辑《 Dog Man Star 》缔造 Britpop 的深度升华

撰文: 袁智聪
出版:更新:

Suede的第二张专辑《 Dog Man Star 》面世25周年。Brett Anderson 和 Bernard Butler两位主将一山不能藏二虎,后者就在离队前把 Suede 的音乐推至淋漓尽致层次,带来这张可一不可再的史诗式专辑。当年《 Dog Man Star 》叫我听得为之惊艳赞叹,是看到 Suede 把其声音升华到豁然无际的境界,树立出其独特的美学,整张专辑都笼罩著一股慑人的幽悒色调,Bernard 一手结他演奏固然是那么出神入化,悲剧色彩的触动心灵歌曲亦比比皆是。

1994年10月10日,英国乐团 Suede 出版了第二张专辑《 Dog Man Star 》。作为跟首张同名专辑《 Suede 》相隔19个月后所发行的再下一城之作,这张专辑当年得以在备受注目下面世,因为这队曾几何时的“ The best new band in Britain ”,所面对是乐团原装官方阵容的决裂 —— 结他手兼音乐创作主脑 Bernard Butler 在专辑灌录至将近尾声的时候跟队友和监制反目收场,从而毅然离队、一走了之,余下主唱兼灵魂人物 Brett Anderson 、 低音结他手 Matt Osman 及鼓手 Simon Gilbert 跟监制 Ed Buller 把专辑完成,直到专辑面世前夕(1994年9月中)才宣布年仅17岁的年轻结他手 Richard Oakes 加入填补其空缺,参与宣传工作。

原装的 Suede: Simon Gilbert 、 Bernard Butler 、 Brett Anderson 和 Matt Osman (互联网图片)

即使《 Dog Man Star 》的灌录过程有著不完满之结局,但却毋庸置疑这是 Bernard Butler 离队前把 Suede 的音乐推至淋漓尽致层次的史诗式专辑,来得可一不可再。而 Brett Anderson 和 Bernard Butler 这两位主将的争拗底下,大抵亦造就了《 Dog Man Star 》潜藏著耐人寻味的音乐化学作用。

Suede 第二张专辑《 Dog Man Star 》由 Brett Anderson 任美指、 Brian Cannon 设计的唱片封套,照片是美国摄影师 Joanne Leonard 的 1971年作品,封面照片名为《 Sad Dreams on Cold Mornings 》,封底照片则是《 Lost Dreams 》。

首张同名专辑《 Suede 》面世之前, Suede 已被奠定为“ New Wave of British Pop ”的一份子,即 Britpop 的前身说法。1994年4月发表的独立单曲《 Stay Together 》只是个过渡期,但也反映到乐队有意寻求一些变化。到了创作第二张专辑的时候,Brett 和 Bernard 已想走出所谓 Britpop 的音乐框架—— Brett 跑到郊外地区 Highgate 闭关写歌是想远离伦敦的 Britpop 气候,抑或 Bernard 对 progressive rock 的兴趣,都足以形成《 Dog Man Star 》所赋予的实验性声音。姑勿论这张专辑背后乐队是否要跟 Britpop 划清界线或否定 Britpop 之标签,但在乐迷心目中,如今已告面世25周年的《 Dog Man Star 》那是 Britpop 年代之旷世巨著。

当年《 Dog Man Star 》叫我听得为之惊艳赞叹,是 Suede 已不再作为那队风格被视为 David Bowie 与 The Smiths 混合体的乐队,而是看到他们把其声音升华到豁然无际的境界,树立出其独特的美学。正如其唱片封套设计般 (取自美国摄影师 Joanne Leonard 的1971年照片《 Sad Dreams on Cold Mornings 》及《 Lost Dreams 》),整张专辑都笼罩著一股慑人的幽悒色调,Bernard 一手结他演奏固然是那么出神入化,悲剧色彩的触动心灵歌曲亦比比皆是。

专辑序幕曲《 Introducing the Band 》已是一个惊喜,这首祭出冷冽机械化感觉的曲目即表现出 Suede 实验性与天马行空的一面,歌词的一句“ And as the sci-fi lullaby starts to build ”也引伸成1997年 b-side 曲目精选专辑《 Sci-Fi Lullabies 》的名字。

随即带出是先行单曲《 We Are the Pigs 》,在扣人心弦的炽热摇滚曲风下,这是一首关于革命与抗争的歌曲,“我们都是猪”—— 70年代北爱尔兰武力镇压民众和平游行示威、向游行市民开枪,军人正是以“ Pigs ”来形容示威者。曲中的铜管乐也俨如群众的怒吼。“乔治欧威尔” George Orwell 反乌托邦/政治讽喻小说《 Nineteen Eighty-Four 一九八四 》的薰陶,歌词唱到“ All the people say "Stay at home tonight" ”、“ We are the stars of the firing line ”,抑或最尾的两句歌词 “ But deceit can't save you so /  We will watch them burn ”(最后由天真烂漫小孩子唱出) ,甚至 mv 里的蒙面人、猪嘴防毒面罩,25年后香港人都不会感到陌生。

第二张单曲《 The Wild Ones 》是首 bitter-sweet 的情深款款 ballad 曲目,以一首从收音机响起的歌曲带出,勾勒出一对恋人分手前所共渡的最后一个早晨,绝对是 Britpop 年代的十大经典 ballad 冧歌之一。但此曲原本全长七分多钟,下半部分有 Bernard 长长的 prog rock 结他独奏。

爽朗的第三张单曲《 New Generation 》本名《 Losing Myself 》,是 Suede 在《 Dog Man Star 》里最 Britpop 的一曲,奏出是一股热血的青春燃烧。

《 Dog Man Star 》里 Brett 笔下的悲剧性题材,也有取材自已故经典名人。《 Heroine 》是向玛丽莲梦露 Marilyn Monroe 致敬;《 Daddy's Speeding 》是一个关于车祸身亡的占士甸 James Dean 的梦,歌曲来得梦幻凄美而扑朔迷离,交织著实验迷幻声效与惨白琴音,最后的撞车声正交代出 James Dean 之死。

钢琴 ballad 曲目《 The 2 of Us 》道出一位主妇的孤独心灵,遥遥回应了 The Beatles 的1969年歌曲《 Two of Us 》。悲怆凄戚的 art rock ballad 曲目《 Black or Blue 》,在不同种族间的浪漫故事下, Brett 大展其孤高假音演绎的作品。

《 Dog Man Star 》的压轴好戏,是长达九分多钟的《 The Asphalt World 》,这首慑人心魄、富有起承转合的中板歌曲,全然彰显出 Bernard 主导下的 prog rock 造诣。此曲的足本更有11分钟之长。

《 The Power 》是专辑里唯一 Bernard 没有参与灌录的歌曲,结他部分由 Brett 出手, David Bowie 一曲《 Starman 》的影子亦不言而喻。专辑结尾歌《 Still Life 》是有著 Sinfonia of London 荡气回肠40人管弦乐伴奏的伟大 ballad 。

近期 Brett Anderson 在一个访问中以“稚气、令人反感、贬低女性、民族主义的卡通”来形容90年代以 Oasis 为首的 Britpop 运动,他讨厌之并让 Suede 与此保持距离。没错在《 Dog Man Star 》里他们确是做到了,但奈何到了1996年的第三张专辑《 Coming Up 》, Suede 从内到外不是仍 Britpop 到不得了吗?

日本电音教父 Y.M.O. 专辑《Solid State Survivor》面世40周年

卡式带回归 他却走了 - 永远怀念收录在卡式带的 Daniel Johnston

前卫金属班霸 TOOL出神入化的霸气回归巨著《 Fear Inoculum 》

Gary Numan 电音经典专辑《The Pleasure Principle》面世4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