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式带回归 他却走了 - 永远怀念收录在卡式带的 Daniel Johnston

撰文: 袁智聪
出版:更新:

【选择性失聪】有“ lo-fi 音乐之父”称号的 Daniel Johnston 在早前逝世。当年炙手可热的 Nirvana 灵魂人物Kurt Cobain 因为爱不释手地屡次身穿他的《 Hi, How Are You 》专辑封面T恤出席公众场合,而令这位美国得州奥斯汀地下唱作歌手名闻遐迩。他最为乐迷津津乐道是其80年代作品差不多全是独自在家中睡房 D.I.Y. 地以卡式机灌录而成,并自资出版成“手作仔”卡式带专辑,缔造出他的 lo-fi 音乐美学。Daniel Johnston 的人生,也就像卡式带;当卡式带搞不好的话,是会有“食带”的危机。

一晃眼,美国得州奥斯汀独立音乐界传奇性唱作歌手 Daniel Johnston 的离世噩耗,已是一个多星期前的事。抱歉我之前未能写出一篇及时的悼念文章。

Daniel Johnston (1961 – 2019) (互联网图片)

获誉为“ lo-fi 音乐之父”的Daniel Johnston,就在9月11日被发现在 Waller 家中与世长辞,享年58岁。犹记得我在香港时间9月12号清晨一觉醒来后便得悉 Daniel Johnston 疑因心脏病发逝世的消息,跟著我安坐电脑前准备工作,随即亦用 Spotify 重温他的1983年专辑《 Hi, How Are You 》,由于当时仍是大清早家人尚未起床,我只能以较低的声量播放,所传来 Daniel Johnston 在孤零零歌声演绎的歌曲,乃更呈低传真( lo-fi )感觉。他的声音就在那朝早唤来份外淡淡然的哀愁。

Daniel Johnston 离世后,看到一众深受他影响或惺惺相惜的音乐单位都在社交纲络发表悼词,也有乐队如 The National 、 The Flaming Lips在音乐会上翻玩他的歌曲以作致敬,抑或得州奥斯汀当地的乐迷来到他的“《 Hi, How Are You 》墙”前作悼念。

纵然他有其传记式纪录片《 The Devil and Daniel Johnston》及《 Hi, How Are You Daniel Johnston? 》,可是 Daniel Johnston 并非甚么举世触目的摇滚巨星,所以也不见世界各地粉丝悲天悯人地为他举行悼念活动。如今距离他逝世已有一个星期多,但他的离去仍是留下淡淡然的哀愁。

Daniel Johnston所为后世津津乐道,是他如何无远弗届地影响著 Kurt Cobain 、 Yo La Tengo 、 The Pastels、 BMX Bandits 、 Beck 、 Wilco 、 Karen O 、 Death Cab For Cutie 等不胜枚举的音乐单位(香港的 my little airport 已不知是他的第几代后人了),加上因为 Kurt Cobain 这位炙手可热 Nirvana 灵魂人物当年爱不释手地屡次身穿他的《 Hi, How Are You 》专辑封面T恤出席公众场合,令到 Daniel Johnston 这位地下 cult 音乐人得以名闻遐迩——这件 tee 的典故本是由其经理人 Jeff Tartakov 送给英国乐评人 Everett True ,而 Everett True 则将之转送给比他更喜欢 Daniel Johnston 的好友 Kurt Cobain 并拍心口肯定他会公开穿著。

还有就是 Daniel Johnston 在80年代的作品,都差不多全是他独自在家中睡房 D.I.Y. 地以一台卡式机灌录而成,母带就是一卷卡式带来,并且自资出版成卡式带专辑,封面也是 Daniel Johnston 的手绘插画,百分百“手作仔”的制作,其卡带专辑出品一切都是 lo-fi / bedroom pop / D.I.Y. 到不得了的事。当时他的音乐,也仿佛只属于卡式带的。

诚然,我不算是 Daniel Johnston 的忠实乐迷,我上次购买他的专辑,已是2003年由 Sparklehorse 的 Mark Linkous 为他监制及包办编曲的《 Fear Yourself 》,从唱片封底上的照片可见,那时 Daniel 已是一个胖子大叔。然而我对 Daniel Johnston 情有所钟,还是他年轻时在80年代于卡式带里灌录得很 lo-fi 的音乐。

+2

虽然我在80年代已“见过” Daniel Johnston 这个名字,但一直没有机会听到他的作品。当我可以购买他的唱片来听过究竟,已是在90年代初、发生了 Kurt Cobain 效应后的事,那时我追溯回《 Yip/Jump Music 》、《 Hi, How Are You 》等经典专辑,找到都是 Homestead Records 为他再版发行的 CD 版本。我没有见过其卡式带专辑的真身,别说是他原本自资出版的,即使是其后 Jeff Tartakov 的 Stress Records为他再版的卡带也没见过,也没有想过要收藏其卡带;只有通过 CD 播出的音色,来想像听 Daniel Johnston 卡式带的感觉。当然,如果要听 Daniel Johnston 卡式带,也不是要拿一台 hi-end 级的卡式座来播放,亦毋须用到 Sony “武道馆” walkman,反之用一部小型的手提卡式机来听,才有 lo-fi 风味。

Daniel Johnston 是一位能够谱出优秀美好歌曲的唱作歌手,他有一把永远年青、楚楚动人而苍白的嗓音。从前他以卡式机灌录出来的歌曲,听著其活像迷途孩子的童幼歌声,配以略带走音的钢琴/风琴/与结他伴奏,没错来得有点甩甩漏漏,但一切都是那么富有赤子之心,那么青涩、赤裸与真挚,非常之触动心灵,甚至有点避世梦幻的感觉;在粗糙而干涩的录音底下,连录出来的“嘶嘶声”( hiss )与环境噪音也成为音乐的一部分。所谓的 lo-fi 音乐美学就是这样的一回事。

Daniel Johnston 的人生,也就像卡式带。卡式带搞不好的话,是一种脆弱的音乐载体——卡式带会有“食带”的危机,更糟糕的是会“断带”收场。跟思觉失调、躁郁症纠缠过,进过精神病院的他,就是屡次发生“食带”。比如当他在收录代表作《 Hi, How Are You 》时他录到神经崩溃,所以他称之为“未完成的专辑”,全名是《 Hi, How Are You: The Unfinished Album 》;1990年专辑《 1990 》是他首次进入正式的录音室灌录,但却受到持续的精神困扰而致使他无法把专辑完成,结果要延迟一年才面世。

如今是卡式带回归的年代,而卡式带 Walkman 在今年也告面世40周年,而Daniel Johnston 的逝世,也仿佛有点讽刺。Daniel Johnston 这卷屡次“食带”的卡式带,现在也终于“断带”了。

前卫金属班霸 TOOL出神入化的霸气回归巨著《 Fear Inoculum 》

94 年 Oasis 首张专辑《Definitely Maybe》见证伟大乐队如何炼成

Portishead神级trip hop专辑《Dummy》背后是一出间谍片微电影?

Woodstock 金禧纪念:1969年正宗“胡士托”的和平与音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