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揭7大错误御寒方法 冚错电热毯有反效果、著袜瞓随时仲冻?
严寒来到之际,相信大家都会施展浑身解数用上各种保暖方法,例如穿袜子睡觉、不离开被窝半步。可你又有没有想过这些保暖方法不单错误,更有机会令你更冻?日本美容网站“Hot Pepper Beauty”提出7大错误御寒方法,想在未来几天正确保暖,即睇下文!
在了解各种御寒保暖谬误之前,不妨先了解人体是如何获得温度。所谓体温,可以分为表面的“皮肤温度”及身体内部的“体内温度”。而提升体内温度的关键之一则来自肌肉,当肌肉日常维持在稍稍收缩状态时会消耗能源而产生热能,因此较多肌肉、亦会相对产生较多热能。另外血液循环亦会影响体内温度,若血液循环得不好,身体各部位亦会较易变得冰冷;新陈代谢亦是同一道理,若表现理想同样有助释放热能,以达保暖。
日本美容网站“Hot Pepper Beauty”除了讲解御寒原理外,亦有提出“隐性怕冻体质”的多个特质,就算你感觉自己不怕冷,但若你中了当中多个特征,同样要小心保暖!另外网站亦有就坊间常见保暖方法归纳出7大御寒保暖谬误并提出正确做法,当中穿袜子睡觉、冬天多吃饭和不离开被窝半步,相信均是不少人的保暖方法!
👇👇👇点图睇“隐性怕冻体质”特征清单&7大御寒保暖谬误👇👇👇
看你是否“隐性怕冻”人士!
中以下特征越多,越代表你是怕冷人士!
有妇科问题
晚上难以入睡、早上难起床
爱吃甜食
到傍晚时分,脚会变得水肿
经常便秘、腹泻
有压力,经常觉得烦躁
经常穿著紧身或矫形内衣
7大日常保暖谬误&正确做法
【谬误1】吃饭有助保暖,所以一日要食够三餐饭
不少人都会认为冬天多吃一点才保暖而食更多高脂高热量的食物,不过多吃点不一定能制造更多热量!而且若缺乏运动,进食三餐后,由于需要消化和吸收,血液会集中在肠胃中而减少于其他器官的循环,当整体血液循环减慢时,便会令体温下降。
正确做法
最好于早上先排走体内毒素、并进行轻食,例如各种以红萝卜、苹果及生姜混合而成的果汁、或喝面豉汤都是不错的选择。
【谬误2】早上喝一杯热水以唤醒及为身体保温
不少人都会于起床后喝水以补充一夜过后流失的水分,于冬天时则会喝暖水以保温。这样的做法并非完全错误,不过要注意就算喝大量热水,亦只会暂时变暖。而当体内积聚的水分降到比体温低时,更可能令身体变冻并引起水肿。
可以将姜和肉桂粉加入水中,两种食材均有助扩大血管、帮助保暖。要留意姜的生熟会有不同功效,生姜中的生姜醇成分能改善手脚冰冷,而干姜或一些含生姜醇的粉末则有效增加体内温度。
【谬误3】喝大量水以增加新陈代谢
除非你会做大量运动去排汗,否则每天喝过多的水却不排汗,只会令过多水分留于体内,积聚体内并影响血液循环。
正确做法
冬天天气干燥绝对需要水分,但谨记以“适量”为原则。除了不要喝过量、“少喝多次”、不要一次过喝过多的水亦同样重要。另外亦较建议喝室温或暖水。
【谬误4】穿多层厚衣服以保暖
虽然穿多件厚衣服、外套感觉更能保暖,但衣物是否保暖与衣服内空气层的厚度有关,若衣物过多会令每层衣物之间的空气层减少,从而减低保温效果。而且穿得太多亦有机会身体难以散热,造成上身过暖下身冷的情况。
正确做法
想要全身都暖,最好能做到“头寒足热”。由于人体的器官集中于上半身,因此上半身的温度通常较下半身高,而体寒的其一原因由于下半身寒冷,因此应把保暖重点放于下半身,让上下半身温度差不要太大,从而达保暖效果。
做好“头寒足热”外,亦可多穿著现时坊间流行的保暖内衣,配合可拆除式的穿法,跟据室内外温度随时调节所需的保暖衣物。
【谬误5】全天留在室内,以免在外著凉
适当的活动有助身体产生热能,如果全天宅在家完全不郁动,会削弱肌肉力量并令减少血液循环,都会令身体变冷!
正确做法
身体自身的肌肉能供应40%的热能,因此肌肉量对于保暖有一定的重要性。所以适当的运动,以维持肌肉量和促进血液循环是相当重要。大家就算留在家中都要多提醒自己要多活动!
【谬误6】睡觉时使用电热毯
虽然用电热毯的确足够保暖,但电热毯持续发热会令皮肤的水分快速蒸发,令皮肤变得干燥痕痒。皮肤以外,亦会令身体内部容易缺水,令喉咙变得干涸、口渴。
正确做法
可以于睡前先开启电热毯,然后待上床后关掉,以获短暂但足够的保暖效果。另外亦可考虑使用暖水袋,除了温度不会过高外,逐渐冷却的效果亦不会令皮肤和身份变得干燥。
【谬误7】睡觉时穿袜子保暖
正确做法
为免影响脚底散热及过分排汗,可以选一些只包着脚踝、不覆盖脚趾的保暖脚套,要注意脚套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