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童独自去公园却从此消失!1963年吉展诱拐杀人案令日本人心碎
我们会在影视作品中看到,日本的新闻媒体在碰到勒赎案时,会控制报道的内容,以避免刺激歹徒导致无可挽回的后果。那么这项惯例又是从甚么时候开始的呢?
这得追溯到1963年的一起诱拐案件,它被誉为战后最大的诱拐事件,不但是第一次使用日本新闻媒体之间的报道协定,更影响到警察的特搜课组织改变,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这起“吉展ちゃん诱拐杀人事件”吧。
【图辑】点图放大看懒人包👇👇👇
独自一人去公园玩,便不见了踪影
1963年3月31日下午,东京入谷町村越家的长子,4岁的村越吉展在下午前往了家附近的入谷南公园玩耍,却就此失踪。他的父母见儿子迟迟没有回家,连忙报警,警方也随即展开调查。根据证词,吉展似乎曾与一名30多岁的男子交谈,警方也因此将这起案件定为诱拐案件,并为了避免发生与3年前的另一起诱拐杀人事件相同的悲剧,警方要求媒体控制关于事件的报道。
4月3日,焦急如焚的家属接到了一通电话,并要求勒赎金,并在到4月7日这段期间,与犯人进行了总共9次的通话,警方虽然取得这些电话录音,但当时的反向追踪技术不够纯熟,因此没能成功特定身分。4月6日,嫌犯要求家属支付勒赎金,但并未成功,4月7日,嫌犯再次要求家属支付勒赎金,并宣称会用孩子的鞋子作为标志,吉展的母亲到了现场,确实成功取得了一只鞋子并交付了信封袋。嫌犯则趁着监视的员警不注意,趁乱取走了信封袋并成功逃脱,但是,村越吉展并没有回来,家属也没有再接到任何电话了。
被撕票却苦无有力线索,费尽千辛万苦终于锁定嫌疑人
察觉村越吉展可能被撕票的警方,在4月13日透过媒体呼吁嫌犯放人回家,并在4月19日公开事件的全貌,4月25日更公开了与嫌犯之间的录音,希望能够获取更多有力的线索。虽然获得了许多相关线索的通报,但事件并没有取得有效的进展,警方至此陷入了瓶颈。
日本有一名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透过录音中犯人的音调,推测犯人应该是宫城、福岛、山形、茨城或是栃木县的人,另一名语言学家鬼春人也透过新闻媒体发表自己的看法,帮助警方大幅缩减的搜寻的范围。1963年5月,一名文化放送的记者表示自己常去的咖啡厅,一名叫小原保的人与这个声音很像,在以材访的名义取得录音并与通话纪录进行声纹对照后,发现两者一致,至此,警方终于能够锁定事件的嫌疑人。
从证词中抓出矛盾,突破犯人心防
警方将小原保逮捕并执行讯问,但小原表示自己有不在场证明,加上测谎通过以及脚受伤怎么逃避警方追捕等等因素,始终没有办法将他定罪。直到1965年,警方透过更换讯问方式,终于抓出了小原自供词中的矛盾之处,并对此进行质问,挺不住质问的小原最终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相关图辑】日本活人祭祀竟是真?地震震出“人柱”意外揭开都市传说恐怖真相(点图放大浏览👇👇👇)
根据小原保的供称,他是在看了一部名为《天国与地狱》的电影预告后决定犯案,由于自己的脚有伤,因此在施行绑架的那刻起,便决定将孩子杀害。在拨打勒赎电话的那时候,村越吉展已经不在人世,警方也根据他的供词,在圆通寺找到了吉展的尸骨,至此,整起案件终于宣告侦破。
1967年,小原保被判决死刑定谳,并于1971年执行了死刑。
“诱拐搜查专门部队”因而成立
“吉展ちゃん诱拐杀人事件”除了是日本媒体第一次执行报道协定外,由于耗时将近两年,并且人质也没有被救出来的失败,让警方决定在特搜课中,设定“诱拐搜查专门部队”,以应对未来类似的勒赎案,透过电话进行的逆向探查也被承认有效。或许,人类总是得要经历过苦痛,才能够有所进步吧,也希望吉展能在天上安息,做个乖巧的小天使。
【相关图辑】乐坛四大阴谋论揭秘 一女星轻生由复制人顶替?猫王其实仲在生?(点图放大浏览👇👇👇)
【本文获“Japaholic”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