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爬虫动物唔系讲玩】猫奴一见钟情 领养“孤儿”鬃狮蜥

撰文: 黎明佩
出版:更新:

提起爬虫动物,你联想到什么?宠物、走私动物,还是食物?凉茶舖的一块块龟板、公园水池的红耳龟和领养中心的受保护濒危星龟……爬虫动物拥有多重身分,而在爬虫圈子里,爱好者向来有“玩”爬虫的说法。若抱持轻率心态饲养动物,最后衍生的就是弃养问题。香港两栖及爬虫协会表示:“最常被遗弃的品种,就是我们最易见的品种,首当其冲是红耳龟;而其次就是草龟、中华花龟(斑龟)、豹纹守宫等。”虽属冷血动物,但爬虫动物也是宝贵的生命,有业内人士建议,养饲者不能以集邮心态“玩”爬虫,必须重视生命。
摄影:张浩维、吴钟坤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批星龟早前被机场海关检获,属CITES II级濒危动物,现成为一群急寻主人的待养动物。

红耳龟繁殖力强 放生后开枝散叶

中国人认为龟是长寿的象征,能存活数百年之久。这并非迷信之说,寿命较长的野生陆龟种类,的确可生存逾数百年,至于我们常见的爬虫类宠物--红耳龟(巴西龟),通常只有十多年寿命,较野生的红耳龟短20年,主要因不合适的饲养环境或饮食所致。红耳龟于港人心中颇具“知名度”,除了担当受欢迎宠物一角,亦常见于市区公园。不过,康文署管辖的所有公园,都只作市民休憩之用,公园内的水池设计亦纯粹作观赏用,并非用来养鱼养龟。现时,公园水池的龟主要由市民放生,绝大部分是红耳龟品种;而牠们繁殖迅速,孵化率达到九成,因此有机会在水池中自行繁殖。香港两栖及爬虫协会(协会)的义工不时“落区”,观察市区公园水池龟只的生长情况,若发现健康恶劣的,会向公园管理者提出申请,要求领走照顾。

叶家恒指,当公园管理者决定洗池、拆池,池中动物就会交给相关的动物组织。

叶家恒(Jack)以位于荃湾的赛马会德华公园为例,带领记者进行日常的落区观察。据目测估算,公园大概有超过200只龟,主要有中华花龟和红耳龟两种常见品种,大部分生长情况良好,无论水深、陆地空间、阳光、水质等,都尚能维持在龟只能够健康适应的水平。

既然环境合适,龟、鱼、鸟生活得乐也融融,市民也乐见一幅充满生气的公园景观,有人会以为,把市区公园化为“放生场”岂不是美事一件?Jack回答:“公园并非设计作养动物的用途,最终问题就是:这些动物的下场会再被遗弃。”

市区公园的水池常见有红耳龟,都是被市民遗弃的宠物。

“新居”环境恶劣 自生自灭命运难料

生活在一处不作“饲养”用途的水池中,动物等于“听天由命”。康文署管辖的公园禁止市民喂饲动物,水池里的龟依靠进食池里的枯叶、动物的排泄物、以及市民“偷喂”的龟粮、面包碎屑等维生,一旦食物不足,就有机会打架竞争。

因为水池设计不作养动物之用,因此亦不会设置过滤器,水质并没有保障。另外,栏杆设计更让龟只轻易爬出龟池,跌撞中亦有机会受伤,种种因素引起的健康问题,都不会有管理员照料,任其自生自灭。Jack提到一些过往事例,事缘一些公园管理者决定洗池、拆池,同时把池中龟只交给协会。离开水池的龟只,有机会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生病、或者最终未能找到领养人,在领养中心终老。最恶劣的情况下,协会未能接收数量太多的动物,因此最终只领走一部分,其余动物则由公园管理者处置。

有些人觉得,自己养得差,或者养不好、不想再养,但依然想每天都看见牠,因此就选择把龟放进水池。不过牠们的最后下场,就是再被遗弃。
 香港两栖及爬虫协会营运总监叶家恒(Jack)
红耳龟在公园水池看似生活安稳,不过牠们只靠进食树叶、排泄物为生,健康并无保障。
公园水池设计只作观赏用途,并非饲养动物,因此池中动物最终会再被遗弃。

猫奴与鬃狮蜥一见钟情 “牠是鳄鱼头老衬底”

2014年,4只蜥蜴被人刻意遗弃在大角咀唐楼内,其中3只已经严重感染致死,只余下一只生还,并找到了领养主人,取名交交,现时与女主人Seline及其家猫居住。Seline形容交交时说:“牠是鳄鱼头老衬底,我家的猫会用牠来抓痒,牠总是一动不动任凭鱼肉,连喂牠食蟋蟀都会被欺负,让蟋蟀跳到牠头上。”

交交被弃养时身体十分虚弱,需要靠义工灌食来维生,当牠约一岁被领养时,健康问题已好转,Seline在一次领养日中看见牠,并一见钟情:“我本身也喜欢蜥蜴,但见到牠才燃起决心养蜥的念头,可谓一见钟情。”

Seline的猫咪与交交相处融洽,甚至会在牠的粗糙皮肤上磨蹭,以解痕痒。(受访者提供)

新手养蜥,她仔细问清楚饲养详情,考虑了粮食、家中三只猫相处问题、大小二便等等,Seline最后决定领养,并因牠而克服了害怕昆虫的障碍。“牠可以食素,不过考虑到营养问题,我也间中喂牠食麦皮虫。另外,牠每星期浸暖水,帮助排便,也要晒太阳,或者照灯。”

Seline喜欢把交交抱在手中,远看起来就像是只玩具,当问及她与交交的相处时,她毫不犹豫:“我最疼是牠,而且只是牠,不是其他鬃狮蜥。”

交交是一只曾被遣弃的鬃狮蜥,主人Seline形容牠呆头呆脑,十分可爱。
当交交到公园晒太阳时,邻居小朋友会对牠十分好奇。

濒危“玩物”沦为“货物”

“玩物”与“宠物”的一线之分,就是牠们的价值,这不是指身价,而是牠们在主人心目中的地位。当饲养者把动物的价值以“数字”衡量,即使多珍贵的动物,哪怕是濒危受保护物种,都只沦为一件货品。

今年秋季,海关就检获了一批超过200只星龟,其中一部分交由香港两栖及爬虫协会及爱护动物协会暂养。

除了市民遗弃的动物,协会有不少“孤儿”都是渔护署送来的动物,例如暂养海关检获的走私龟只、暂托濒危物种等,而这种情况每次都数量不少。现时,协会以暂托形式,照顾超过15只黑池龟,属CITES I级濒危动物,现时去向未明,正等待渔护署下一步指示。

对于这些非法偷运入境的动物而言,最理想的命运当然是返回原居地,不过,过程往往涉及很多政府部门,运作流程花费相当长时间;而即使能运返原居地,若没有适当的组织接管,最终也还是劫数难逃。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