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区发展毁20公顷湿地 近危水獭、候鸟、金钱龟失家园

撰文: 林若勤
出版:更新:

港府与深圳市政府昨日(1月3日)签署合作备忘录,经过近十年拉锯终达成协议,两地政府拟于在落马洲河套区发展“港深创新及科技园”。《香港01》翻查2013年该项目环境评估报告,发现报告提及工程会令23.68公顷的湿地和池塘永久损失,破坏欧亚水獭、候鸟和金钱龟等多种有保育价值物种的栖息地。有环团指有关地段是候鸟必经之路,欧亚水獭亦会经过觅食,担心发展将中断这条生态走廊。

水獭会刻意避开人类活动的地方,神出鬼没,香港仍未有文献详细记载牠们的数目和活动范围。(WWF提供)

面积99公顷的落马洲河套区,由90年代深圳河整治工程后形成,因业权问题一直闲置,直至昨日(1月3日)港府与深圳市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确认河套区属香港拥有,并与深圳政府合作发展占地87公顷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有关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其实早在2013年已获环咨会审批,报告提及工程范围内有6660棵树,当中七成要被砍伐,另外发现有5个区域被重金属砷污染,估计受污染土壤有57444立方米。

林郑月娥早前公布将会在河套区兴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发展创新科技,不过郑斌彬认为无助本地创科业。(资料图片)

23.68公顷的湿地、池塘永久损失
报告亦列明,当地将永久损失13.98公顷湿地和芦苇沼泽、9.7公顷生态功能池塘和1.26公顷林地和灌木林。有关项目将会增设12.78公顷的生态区,以及11.72公顷的工地外湿地,以补偿河套区损失的栖息地。
环评报告又指永久损失的栖息地具高生态价值,意味多种生物的家园会遭破坏,报告直指工程将会影响生活在马草垄河流的三线闭壳龟(即金钱龟)、飞行路线会经过河套地区的多种候鸟,以及生活在河套地区的欧亚水獭。

环评报告提及河套区是欧亚水獭的栖息地,牠是香港3种具特别保育价值的大型哺乳动之一。(GettyImages)

欧亚水獭为3大保育大型哺乳类
众多生物中,欧亚水獭是极为稀有的物种,被渔护署列为本港具特别保育价值的3种大型哺乳动物之一。翻查资料发现,欧亚水獭是水陆两栖的哺乳类动物,居住在有淡水水源的洞穴,主要食粮为鱼、虾和蟹,活动范围可达30公里,1999年欧亚水獭被世界自然保育联盟(IUCN)列为易危物种,两年后改列为近危物种。


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WWF)湿地保育总监刘惠宁指,欧亚水獭只会出没在新界西北地区,体型比家猫大一点,以前的数量颇多,不过由于牠的毛皮防水,加上肝藏可用作中药,常遭非法捕猎,近年南中国欧亚水獭的数目已愈来愈少。刘惠宁续指香港欧亚水獭的数目很少,加上夜行且胆小性格,所以很难发现牠的踪影。对于整个河套区发展,刘惠宁比较关注湿地补偿是否足够,除补偿面积外更重要的是能提供怎样的生境,野生动物又会否迁入,而河岸的加固工程会否对生态造成破坏等细节。

WWF去年11月和12月,利用红外线相机拍到米埔自然保护区水獭的最新照片。(WWF提供)

发展或中断生态走廊

长春社助理公共事务经理吴希文指,河套区位湿地和生态走廊,连接米埔和蚝壳围的农田和鱼塘,欧亚水獭会在河套区穿梭,而且所有来港过冬的候鸟必经之路,担心大型发展会中断这条生态走廊,他说:“郊野公园的地积比只有0.4至0.6,但这个计划的地积比达1.37,属于大规模发展,将会严重影响所有来港过冬的候鸟。”

吴希文又指即使环评提及工程将会有补偿措施,也未必能保障生态完整,因为过往政府经常将散落在不同地方的政府地改成鱼塘作为补偿,这种“斩件式”的鱼塘对生态未必有帮助。

黑脸琵鹭20年来增至3000只脱离“极濒危”行列。(WWF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