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评论】中国经济增长动力 如何从旧动能转到新动能

撰文: 陈放
出版:更新:

北京时间11月12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这是李克强2019年来第三次召开类似会议,会议上李克强再次提到“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中国海关总署11月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进出口额同比双双下降。其中,中国10月出口总值为2,129.3亿美元,同比下降0.9%;进口总值为1,701.2亿美元,同比下降6.4%。虽然降幅较上月有所收窄,但是进出口数据表明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需求和内部需求都十分疲软。

此外,中国国家统计局11月9日发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显示,中国10月CPI同比上涨3.8%。虽然剔除食品后的核心CPI仍是通缩,但是关系到民生的食品价格还在持续上行。同时,中国人民银行11月11日发布的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显示,2019年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和新增人民币贷款均出现大幅度回落,创下年内最低点,且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低于新增人民币信贷。

中国经济之所以如此低迷,正是由于中国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旧的经济动能主要是房地产市场,而新的经济动能还没有创建完成。因此,为了防止经济再次落入旧动能的循环之中,中国政府能够采取的经济刺激强度有限。频频召开的经济座谈会主要是为了形成政府、专家和企业之间的共识。

房地产行业是中国经济的“旧动能”。(新华社)

曾经的中国经济:成也房地产

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形势,就必须从房地产行业谈起。2017年之前,房地产行业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某种程度上,房地产市场曾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

财政方面,地方政府通过“卖地”获得资金,然后用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附近土地价值上升,“卖地”的收入随之增加;最终“土地财政”形成闭环。

供需方面,住宅价格上涨促使刚需购房者入市,其产生的赚钱效应同时引发投机性需求;在居住和投机的双重需求推动下,房地产行业及相关行业繁荣发展,拉动就业和投资,使居民和企业受益,并使需求进一步扩张;最终房地产市场发展辐射整个经济。

资本方面,银行及“影子银行”体系提供的资金通过房地产市场在政府、企业、居民之间形成循环;房屋升值形成优质资产,抵押之后资本继续流入房地产市场,增强货币的乘数效应;最终超发的货币在房地产市场形成“蓄水池”。

中国超发的货币部分在房地产中沉淀。(新华社)

曾经的中国经济:败也房地产

然而,房价的过快上涨导致市场价格扭曲,市场资源无法有效配置。简单来说,房地产市场提供了一种低风险、高收益的资产,在同样风险条件下,任何产业部门都无法与房地产市场形成竞争。这就导致了企业部门、居民部门纷纷投资房地产市场,即市场资本和资源向房地产行业倾斜。

这种看似完美的发展恰如资源类国家面临的“资源陷阱”。在涸泽而渔式的开发下,房地产价格暴涨,引发居民部门负债率攀升,并导致其他产业部门失去创新动力,纷纷加入房地产开发的行业。

当整个社会围绕房地产资源运转时,中国政府推出的改革在巨大的惯性下难以施展。例如,中国政府在2015年提出的“深化国企改革”、“去产能”、“中国制造2025”等措施因为正赶上房地产市场新一轮爆发而变得举步维艰。同时,巨大的阻力也让中国政府意识到,想要推动改革就必须遏制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势头,即使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

房价上涨过快造成市场价格扭曲,形成资源错配。(视觉中国)

如今的中国经济:寻找新动能

2017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九大”会议上表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此后,中国政府对经济增长的容忍度出现明显变化,经济政策从追求增速转为追求高质量发展,从需求侧调控转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经济摆脱对房地产市场的依赖过程中,中国政府打算在产业升级和互联网经济中寻找新动能。

从供需角度来讲,中国产业在中高端制造业的渗透率较低,产业升级后面对的市场需求空间巨大。此外,产业升级造成低技术工作流失的岗位可以由互联网经济带来的服务业(例如快递行业、外卖行业、直播行业等)岗位弥补。整体来看,企业部门与居民部门能够在经济转型中找到新的定位。

然而,产业升级和互联网经济并非房地产行业的完美替代品,其无法在财政和资本方面形成类似房地产市场一样的中介作用。

离开房地产后,中国经济缺乏新动能。(视觉中国)

如今的中国经济:财政困局

财政方面,抑制房地产市场意味着地方政府赖以生存的“土地财政”失效。失去了土地收入的地方政府赤字高企,没有财力继续大规模推动基建、落实改革措施。同时,地方政府此前底气充足的借贷行为突然失去了依仗,导致负债压力骤增。

地方土地收入的缺失只能通过税收补充,但是地方财政的税源本来就少,缺乏改进空间。为此,中央政府重新改革了税收分配方案,2018年将地方税收机构与国家税收机构合并,地方财政从依赖土地转为依赖中央。

即便如此,中国中央政府一时间也无法填补“土地财政”的巨大缺口。随着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增大,中国还要推行“减税降费”等政策,导致本就捉襟见肘的财政更加局促。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中国税收体系有很大改革空间:一方面中国地方征税系统征收率较低,导致法定税率和实际税率脱节,征收体系统一后,国家的税收征管能力将得到加强;另一方面,此前中国税收围绕产业发展制定,随着社会财富积累,未来需要围绕财富再分配进行改革,空间巨大。

当然,由于目前经济形势不佳,容不得政府大刀阔斧改革,中央和地方财政一时之间难以宽裕,未来大概率需要持续“借钱过日子”。

资本市场在新旧动能转换中需要发挥更大作用。(视觉中国)

如今的中国经济:资本困局

资本方面,中国融资市场已经围绕房地产市场形成了庞大的银行借贷和影子银行体系,资金通过房地产行业在居民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间流动。互联网经济曾尝试替代房地产行业,通过创新获得超额回报,吸引资本流入。在政府的推动下,共享经济、互联网金融得以迅速发展。

可惜,互联网经济发展过快,既缺乏技术基础,也缺乏监管规范。共享单车和P2P融资平台很快陷入危机。对此,中国政府一方面加速出清破产的共享单车企业和不合规的P2P融资平台,另一方面提出发展“区块链”产业,为互联网经济开发能够解决信用问题的关键技术。

事实证明,目前互联网经济下诞生的各类创新型产业的风险收益水平难以和房地产行业相比。在一批企业遭遇失败之后,高风险的创业项目已经难以打动愈发谨慎投资者。因此,吸引力下降的互联网经济无法起到资本“蓄水池”的作用。

在此情况下,中国政府转向资本市场,提出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口号。在具体措施上,中国对内推出科创板,改革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对外开放金融服务业引入经验与竞争。

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将替代房地产市场成为沟通居民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载体。而在此之前,为了防止“大水漫灌”重新激活房地产市场,中国政府即使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也必须坚持货币政策的适度与精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面临的经济困境是剥离畸形房地产市场所必须经历的痛苦。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中国已经找到了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大致方向,产业升级、财税改革、资本市场改革都在推进之中。虽然新旧动能转换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中国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