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评论】惠誉下调香港信用评级:国际机构的傲慢与偏见
惠誉24年来首次下调香港信用评级,每一次大到国家或地区,小到公司债券,国际评级机构总会引发争议,这背后与评级公司高度垄断话语权密不可分。
9月6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将香港的信用评级由“AA+”调降至“AA”,并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转为“负面”。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回应称,不同意惠誉下调香港评级,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亦表示,不认同惠誉对香港近期发展的评估,并对惠誉下调香港的信用评级及评级感到失望。
陈茂波更直言︰“过去几个月的社会事件,并没有影响香港的核心竞争力,这包括资金、货物、资讯、人才自由进出;简单低税制;健全的监管制度;法治和司法独立,以及高质素的专业服务等。香港特区政府尊重市民言论、和平集会、游行和示威的自由和权利,并一向呼吁市民在表达意见时应和平有序,拒绝暴力。特区政府亦已提出实际行动,并与社会展开对话,为香港寻找出路。惠誉的评论纯属臆测,缺乏理据支持。香港与内地日趋紧密的经济和金融联系不应是对香港信用评级的制约因素。”
有批评指评级机构 刻意压低非美金融市场评级
惠誉(Fitch Group)是世界三大信用评级公司之一。它与同样来自美国的穆迪(Moody's)、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共同支配著国际信用评级市场,垄断著评级话语权。三家美国评级公司主要业务占市场份额的比重超过95%。任何公司债券、机构资产甚至是国家主权信用评级的调整都深刻影响著市场,因此在金融界有很强的权威。
但权威并不代表“正确”。事实上,评级机构每一次评级调整都会带来巨大争议。一些批评信用评级机构的观点认为,评级机构刻意压低非美金融市场评级,甚至对同一事件的不同主体给与“双重标准”。早在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破产,引发连锁反应,欧洲很多机构投资者信用评级被下调,美国银行业受到波及,当时美国银行持有的金融衍生品不良投资逾万以亿美元,但美国银行信用评级却没有丝毫改变。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尽管欧盟推出一系列举措解决财政危机,但三大信用评级机构轮番下调欧洲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导致债务国融资成本高企,危机不断扩散,最终从希腊蔓延至全欧洲。法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官员曾表示,如果信用评级机构能早些作出反应的话,希腊政府也许能够行动得更早一些。
如果说评级机构对主权和地区的评级可能存在“偏见”,那么对于公司债券和其衍生品的评级就显得自信过度,相当“傲慢”。次贷危机发生前,美国绝大多数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评级都是最高级“AAA”。国际金融机构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闭前夕,相关机构仍然给予其“A”以上的评级。颇为讽刺的是,2008年9月15日,雷曼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第二天评级机构才将评级下调至D级。
评级机构 竞争激烈
事实上,评级机构并不是没有及时预警能力,而多是利益驱使。2001年美国通过法律,允许评级公司获得机构非公开信息。评级公司依据百年积累的模型和历史数据,往往能对公司债券作出比较全面的判断。
不过,三大评级机构彼此之间竞争激烈,常常出现Rating Shopping(选购评级)现象。也就是当三个评级机构对同一债券发行人进行评级时,债券发行人往往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评级结果。这样一来,即使原先评级标准严苛的机构,也会为了占领市场争夺客户而降低评级标准。
讲述美国次按危机的电影《沽注一掷》(The Big Short)中,对于评级机构之间的竞争就有生动描绘。标普工作人员在被问及为什么违约率如此之高的债券评级却是“AAA”时,这位戴著墨镜的工作人员直白地说:“如果不给客户‘AAA’评级,他们转身就会去找隔壁的穆迪公司,拒绝与我们合作。”
2000年后,随著美国房地产价格快速走高,MBS蓬勃发展,美国前10大MBS发行商占据了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而从2003年开始,评级公司从结构化产品评级的收费就高于从公司债评级的收入了,也就是说每一家大型MBS发行商每年会给评级公司带来巨额利润,足以左右评级公司的评级结果。
多只MBS评级属虚高
另据《财富》杂志统计显示,从2007三季度到2008二季度的一年中,总共有1,903只MBS被降级,换句话说,相当多的MBS评级虚高。
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国会成立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Financial Crisis Inquiry Commission,FCIC),在委员会出具的调查报告中直指评级机构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没有评级机构,金融危机可能就不会发生”。
评级机构饱受诟病的同时,美国及欧洲的监管机构对于评级公司的审查和限制也日趋严格。2015年,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四个金砖国家宣布成立评级机构。2019年,标普获准在中国成立首家外资评级机构。新玩家不断涌入,未来可能形成更加激烈的竞争格局,传统的三大评级机构是时候放下自己的“傲慢与偏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