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中国12月进出口倒跌 经济寒冬幻象下三大曙光
中美两国90天休战期剩下不足一个月,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准备于月底启程前往美国华盛顿进行贸易谈判。正当外界对两国贸易前景转趋乐观,中国海关总署公布最新进出口数据,却令市场对中国经济更添忧虑。去年12月,内地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双双报跌,其中进口同比减少7.6%,出口则跌4.4%,然而数据看似惊吓,但倘若细加分析,当中的贸易顺差、一带一路出口及出口结构三组数据,反而隐约透出中国经济的转型曙光。
中国商务部上周四(17日)公布,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经济政策智囊、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于1月30日至31日率领代表团访问华盛顿,期间或会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及美国财长努钦(Steven Mnuchin)会面。
全年出口跌4% 或存误读数据
正当中美贸易谈判踏入最后阶段,中国海关总署上周一(14日)公布去年12月及全年进出口数据,似乎为如火如荼的中美贸易谈判蒙上一层阴影。根据官方数据,内地去年12月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均告下跌,其中出口同比下跌4.4%,环比下滑2.7%,至于进口同比跌幅则达到7.6%,环比跌幅更高达10.1%,远逊市场预期。
内地进出口数据走样,使投资者忧虑中美贸易战冲击浮面,将令中国经济加快放缓,当日中港股市均录得一定跌幅。虽然关税措施难免打击中国经济及进出口活动,但在12月进出口数据走弱的背后,企业提前出货的因素不容忽略。
中美贸易战自去年4月开始酝酿,两国并于7月起正式互相加征关税,惟翻查数据,中国去年上半年出口似乎未有受到影响,1月至10月出口均同比上升约10%,仅于3月录得3%的轻微跌幅,反映中国企业普遍因应关税措施而提前出货,数据于12月转弱亦是无可厚非。中国去年全年进出口总值高达4.62万亿美元,同比升12.6%,其中出口增长9.9%至约2.5万亿美元,进口亦同比升15.8%。若然单看12月数据便贸然夸大贸易战的冲击,未免流于见树不见林。
贸易顺差缩减 进出口趋平衡
面对中美贸易战,去年内地进出口虽然受到一定压力,但随着中央推动扩大开放、鼓励进口,内地对外贸易结构正加快改善。当中最为明显的迹象,是去年全年内地贸易顺差同比缩减约18%至3,518亿美元,为连续第三年下跌,亦是2013年以来最低。
去年中国贸易顺差超过九成来自美国,期内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扩大17%,至3,233亿美元,连续第二年刷新最高纪录。但观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中国进出口已趋向平衡,其中对欧盟贸易顺差为1,350亿美元,对东盟则为506亿美元,而对日本更录得约335亿美元逆差。
中国扩大进口 转型必经之路
中国对外顺差收窄,反映中央扩大进口的目标已略见成效。习近平于去年海南博鳌亚洲论坛致辞时,强调中国“不以追求贸易顺差为目标,真诚希望扩大进口,促进经常项目收支平衡”,其后中央陆续推出调低汽车关税等措施,并于今年起下调逾700项商品的进口税。
贸易顺差逐年缩减,不仅有助促进中国与贸易伙伴互利互惠的关系,亦是中国经济结构升级的必经之路。首先,加强进口将有助引入外国产品的竞争,从而倒逼中国企业改进技术,令中企的国际竞争力得以提升,逐步迈向高增值产业。
除此以外,亦有利中国企业将原有的资本及劳动力重新调配,集中发展更具潜力的高端制造业,以达致产业升级的目标。虽然贸易顺差短期有利资金流入国内,但随着中国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巨额顺差终究难以持续,长远必然要将技术含量较低的制造业“外判”至其他国家,从中亦导致贸易顺差逐渐缩窄。
贸易国多元化 美出口占两成
在贸易顺差以外,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伙伴国愈趋多元化,尤其内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关系亦更为紧密。根据海关总署公布之数据,美国去年仍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进出口总额达6,335亿美元,同比增8.5%,占内地对外贸易总额约13%;中国对美出口4,784亿美元商品,为最大出口国,占整体出口逾19%;中国自美国进口额为1,551亿美元,仅占约7%。
美国对中国进出口的重要性暂仍难以动摇,惟欧盟、东盟以至“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进出口的占比均有所提升,不仅有助“对冲”贸易战带来的冲击,亦令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更为平衡。去年欧盟继续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双方进出口总值达6,822亿美元,同比上升逾一成,增速超越美国,出口货值亦升9.8%,占整体出口逾16%。
一带一路伙伴 成出口新引擎
此外,中国去年合共与至少50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令沿线地区与中国的商贸往来日趋频繁。在“一带一路”的重点区域东南亚,去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货值达5,879亿美元,同比大增14%,跑赢整体增速,而东南亚亦逐渐跃身成为中国货的“大客”,去年中国对东盟出口货值达3,192亿美元,同比飙升14.4%,现占中国对外出口总量约12.8%。
至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进出口总额更达8.3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增13.3%,较整体增速高出3.6个百分点,亦高于欧盟的7.9%、美国的5.7%及东盟的11.2%。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分析指,数据显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潜力正在持续释放,成为拉动中国外贸发展的新动力。
出口货转高端 机电产品占半
中国进出口结构加快转型,由内地出口货物种类的转变亦能一窥端倪,去年“中国制造”的标签已更少见诸玩具、衣物等技术门槛较低的工业制成品,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正接力成为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服装、玩具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总出口额达到3.12万亿元人民币,惟升幅仅1.2%,占整体出口总值的19%,较2017年下降1.1个百分点。
另一边厢,机电产品出口总额则达到9.65 万亿元人民币,增速达7.9%,占出口总值的 58.8%,足以代表“中国制造”的半壁江山,其中汽车出口上升8.3%至977.5万辆,手机出口 增长9.8%。至于在去年因中兴制裁案而引起关注的集成电路行业,去年出口数量同比大增逾23.5%至约5,591亿个。整体而言,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近三成,这些数字反映中国部分高增值产品已具备国际竞争能力。
踏入2019年,由于美国经济步入增长周期末段、发达经济体未有显著复苏迹象,加上中美贸易战亦无明显出路,估计中国外贸进出口仍会面临较大考验。中原银行经济学家王军分析指,由于“抢出口”效应消弭,预料今年首季进出口将是“全年最糟糕的季度”。但无论中美双方能否达成一份“长治久安”的贸易协议,只要中央得以维持战略定力,继续推进国内经济及进出口结构的转型升级,预料内地今年仍然有力令经济靠稳,避免在今年坠入“硬着陆”的困局。
上文节录于第147期《香港01》周报(2019年1月21日)《中国上月进出口转负 经济寒冬幻象下三大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