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统局揭晓内地经济“成绩表” 经济升级转型要克服“阵痛”
中美贸易战阴霾下,内地经济去年“成绩表”出炉。国家统计局公布,2018年全年国家生产总值(GDP)首超9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6.6%,符合市场预期,但增速创28年低。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国内长期累积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明显,经济正经历转型升级,有转型之痛,但仍危中有机,有信心今年经济增长保持于合理区间。
宁吉喆提到的转型升级,十九大报告亦有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事实上,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的年均增长率接近10%,其GDP的世界占比由不足3%,提升至如今约15%稳居世界第二,增长速度和幅度惊人,但高速增长同时衍生国内更多结构性矛盾,对此,根本出路只有深化改革和推动创新。
人口红利缓缓下降 反有利为经济转型提供空间
综观国统局公布的经济数据,部分可窥探出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数据显示,去年内地出生人口1,523万人,低于2017年的1,723万人,2018年全国总人口13.9亿人,同比增加530万人。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97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3%;2017年分别为9.02亿人和64.9%。
中国过去能够快速增长,其中是受惠于持续累积的人口红利(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所带动的经济增长效应),惟中国劳动人口由2012年起逐年下降,加上生育率下降、老龄化加速,有经济学家早前预示,人口红利消失将导致经济增长停滞。
从国统局的数据上可见,虽然去年劳动人口再一次下降,但实施数字减幅不大。宁吉喆在回应人口红利消失的言论时,也指2018年中国人口保持正增长,出生人口1,523万人,当中相当比例是二胎,数字很可观,而劳动年龄人口有约9亿人,即中国人口红利仍存在。
不过,劳动力人口的确处于下降趋势,长远持续减弱是中国经济必须面对的挑战,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快,但持续性不高,若劳动力人口以目前的温和速度下跌,反而有助中国制造结构转型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避掉中等收入陷阱 制造业升级转型进展良好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持续高速增长,另一需思考的问题是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即无法在工资水平上与低收入国家竞争,也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上与发达国家竞争,造成经济增长停滞,而唯一解决方法是推动产业升级、自动化和高端科技生产。
国统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缓中趋稳。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3%,制造业增长6.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9%。
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当中的“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达11.7%,比制造业增速还快5.5个百分点。新兴工业产品产量亦快速增长,包括铁路客车、微波终端机、新能源汽车、生物基化学纤维、智能电视、锂离子电池和集成电路分别增长183.0%、104.5%、40.1%、23.5%、18.7%、12.9%和9.7%。
由此可见,中国发展高端制造业此“转型必经之路”的进展良好,高技术产业的投资增长趋势较快。低技术低增值生产,以及低成本的劳动力,过往为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巨大,随著经济升级转型,这类工厂式运作将会陆续淘汰,阵痛可能是经济增长稍为放缓,但克服“转型之痛”后,前路相信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