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筑双年展(2)】发展公义城市 平衡作为关键字
已来到第六届的双城双年展(深圳),展览场地及概念宏大,建议预留一整天时间慢逛;为方便读者参观,记者特意将展览亮点整理出以下关键字:
关键字01
平衡/balance
作为策展人中的唯一华人,于广州出生,现于香港中文大学任教的南沙原创建筑工作室创办人刘珩,负责策划“珠江三角洲2.0”展馆,她认为未来香港、深圳、番禺、中山等珠三角城市,应合作发展,达至一个平衡城乡、平衡自然与发展、平衡政治规划和非正式民创设计的互补状态。
自身背景的缘故,她一直关注珠三角的发展,认为过去作为“世界工厂”的珠三角,遗留下很多问题,如恶劣的环境和气候、土地和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等。近年这些城市经历产业转型、发展急速,进一步将问题恶化:“机会太多,建筑师成为发展商的帮凶,生产了很多垃圾”。她邀请了十多个团体,探讨珠三角各城市空间建构的前世今生,与社会历史进程的关系,如透过深圳有趣的城中村特色了解这座“无历史之城”的历史;藉番禺郊区居民与城市人日常空间的反差,或以空间设计游戏了解观众想法,反思人之所需等;同时亦带来广东作为政治制订下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未来发展讨论。
【展览精选】
蛇口浮田
在改造的面粉厂中,见到鱼塘、蔬菜浮田,甚至鸭子也无需惊讶,整幅围绕著其中一座厂房建筑的鱼塘浮田,出自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钟宏亮之手。为了重现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原点”——沧海桑田,证明城市中亦能存在农场绿化带,他在厂区建起自动净水循环系统,净水能养鱼,鱼的排泄又能在浮田上栽种蔬果,养育家禽,鱼塘旁更有桑树养蚕,正是自给自足的共生系统。
重回城市的原点
常说深圳是个无历史之城,短短三十五年由渔村发展成都市、演变进程中导致的独有城中村现象其实就是历史本身。WISE建筑师事务所将深圳的物件放在一个仿展览场地的模型内,仿佛在收集这座城市的回忆,在一切必需清拆前再回顾一次。
火热大浪 2.0
延续上届的“大浪热”,除了展示大浪居民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善用荒废空间,令这座经规划后却一直荒废空置的社区有点生气,今届进一步推出城市规划游戏,请来居民、政府要员、商户等相关人员一同“玩耍”,在过程中提倡以合作式规划,取代由上而下的离地规划蓝图。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
展期:即日至2016年2月28日
地点:深圳蛇口大成面粉厂
交通:港澳客轮码头乘坐珠江客运直达蛇口港,或落马洲站转乘深圳地铁至蛇口港站,步行10分钟可到展场。(未计过关时间,约需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