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便神器】从一个屎坑说起

撰文: 余婉兰
出版:更新:
插画:Core Lo

欧美人士今时今日才鼓吹“蹲著如厕更畅顺”,而我们亚洲人此等“人生大事”,文明以来就是由蹲开始的。他们的“新观念”,在我们看来,只是复古而已!然而吊诡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蹲厕却渐渐消失,反而复西方人的古,追求“解得舒适”。

 

回顾人类如厕历史堪称一部另类文明史。抽水马桶并非一天建成,在这之前,人类与自己及别人的粪便可如斯“亲近”──先掘地为厕,满了再把坑填上,以茅草简单遮蔽。这是茅坑的雏型,中国最早出现的“蹲厕”。

 

古代宫廷的厕所就不是坑那般小儿科,而是六、七尺深的“漏井”,排泄物直接“噗咚”落井,根据史书记载,周朝就有。

 

秦朝时的茅厕率先出现隔墙和尿槽,这为男女分厕的先兆,不少达官贵人甚至盖一所隐蔽房子当厕所,增加了如厕的私密性。但只限于上流阶级,不少街巷小民,没有坑厕,更遑论小厕屋,他们多用流动厕所,即马桶。唐宋时期,出现专门经营“粪业”的人,负责清走粪便,即我们所熟悉的“倒夜香”。据说古时粪业是大生意,能致富、生财,粪便雅称“黄金”果然不虚。

古罗马的公共厕所是社交场所。(Getty Image)

古罗马的公厕为西方最早出现的公厕,排排坐,没有隔间,也不分男女,大家可一边如厕一边谈笑风生。每人手上有一根海绵木棒清洁,用完浸在盐水槽,留下一位再使用。

 

这种亲密、共享与体味交换,大概没有比这更袒荡荡的社交场合了。

 

参考资料:人民历史网、《厕所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