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产时尚百科《Fashionpedia》 为“时装精”补课

撰文: 蔡燕丽
出版:更新:

品味从来建基于认知,分不清angle sleeve与flare sleeve也许没什么大不了,但假如你能了解两种袖子穿上身后的分别,如何影响整体造型轮廓,这就是高低手的分别了。时装笔记品牌Fashionary最近推出的《Fashionpedia》,顾名思义是一本关于时装的百科全书。品牌由针对时装设计师,转移面向大众。“提高大众对时装的认知”这种说法听上去也未免太崇高,即使不是创作者原意,335页的时装知识,却是许多“时装精”急需的一节补课。(摄影:潘思颖)

书中最实用的时装知识,可说是大量的成衣分类及其正确名称,单是帽子的种类已有38种。

创立于2008年的Fashionary,设计的是让许多人都摸不着头脑的产品—一本专门为时装设计师而设的笔记簿。品牌创办人Penter Yip本身也是读时装出身,眼见日本市面上有许多关于时装知识的实用书籍,让学生在创作时更得心应手,于是有了创立Fashionary的念头。黑色硬皮设计,让人想起同是生产笔记簿而闻名的品牌Moleskine,但笔记本内细心的内容策划,让Fashionary慢慢攻占了不少设计师的书架:除了一件衣服上每个细节的专业名词与划分,不同剪裁、型号的正确名称外,更附有人型模办,让设计师可以更快捷方便地绘画设计草图(笔者身边就有不少设计学系朋友表示不擅绘画人型模办的确是他们设计过程的一大障碍)。

沾取时尚气质

建立《Fashionpedia》的初衷是为设计师提供一本全天候的设计手册,所以细致如与厂家沟通的工具与技巧都可以找得到。

但真正让我佩服的可以说是Fashionary的商业头脑。从字形、设计到包装完全摆脱工具书的“实用”味道,时尚入流的外形也许是吸引设计师 /学生的首要条件。要注意的是,Fashionary可是先攻占了巴黎的“潮流圣殿”Colette,继而进占大大小小的时尚买手店舖;几年间更先后与不少时尚单位联乘推出限定系列,Colette固然是座上客,品牌Tory Burch、Alexander McQueen、甚至英国V&A Museum,都曾经出现在Fashionary的合作名单之列。而品牌产品亦进一步细致化,除了男女装的基本分类,更有专为鞋履而设的笔记,甚至推出软尺等随身工具。小小的一本笔记早就不只是为学生、设计师而设,而是时尚圈内外、沾取时尚气质的小工具。

最新推出的时尚百科《Fashionpedia》,当然是贯彻Fashionary灵巧的市场与商业手腕。此书前后用了足足两年准备时间,可见团队对这项企划的认真程度,个中理念当然是要令作品成为时装的百科全书,一本每人家中都拥有、手到拿来的基本时装知识。但其实《Fashionpedia》的构思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取得团队认同,覆盖范围广阔的“百科”对香港读者的吸引力到底有多大,实在是个悬念。然而品牌创办人Penter不单止坚持推行,而且再次以一个让团队充满疑惑的方式公布项目—Kickstarter,即众筹。众筹项目今年3月展开,成功取得各个媒体平台报道与支持,最后《Fashionpedia》成功筹得目标数字,并成了今天我们手中的结精品。在一片start up风潮下,以大众力量同时取得实际资金支持与回响,这步可说走得漂亮。

时尚的视觉字典

即使你对时装毫无兴趣,《Fashionpedia》亦有不少有趣的时尚“冷知识”,例如Bob头原来也分好几种,不同长度的鬈发叫法也大有分别。

《Fashionpedia》本身可以说是品牌成立以来最具野心的一个项目。整本书从20世纪初的时装历史展开,简明的时间线清晰交代了时装与文艺、哲学、科学及社会政治状况的并时发展,从来说时装是社会人文文化的载体,在这短短几页内的展示再简明不过。继而交代每个年代最具代表性的风格,以设计绘图展示100年来的潮流进程,简单翻看这几页已是视觉享受。然后书本进入最实用的部分—Apparel,常见成衣的仔细分类、名称、构成细节等等。如belted coat(束带大衣)、wrap coat(包裹大衣)与trench coat(干湿外套),细看之下有着极多设计上的差异,绝非“长褛”两字就能概括的概念。针对一些经典单品(紧身连衣裙sheath dress、西装背心waist coat等),其来源及设计缘起更有简单的解说笔录。此外,对于男士来说,最实用的莫过于如何分辨不同西装的部分,六种常见的款式与配搭解说,是不少男士的必修课。

书的后半部进一步分析潮流细节,从内衣到手袋、鞋履、手套、手表、戒指等配饰的不同分类,甚至不同的衣领、手袖的形状名称,布料的织法,拉链、蕾丝、针步的种类,甚至标签上的标示解话,世界不同国家的材料来源,身体每个部分的正确名称(你会惊讶,怎么你对身体的认识竟是如此皮毛)。资料虽不算是巨细无遗,但绝对无孔不入;随意翻开一页,都会让你猛然惊醒,对于每日穿在身上的衣饰,几乎是零认知。

另一个值得大家欣赏的地方,应该是《Fashionpedia》的视觉沟通技巧。为了脱离“百科全书”一贯沉闷冗长的印象,团队费尽心思在版面编排上,以icon式绘图代替抽象的文字描述,绘图的大小铺排都整理得井然有序,看上去一目了然之余,也让对时尚兴趣全无的人,同时享有阅读趣味。而这本书称得上“百科”,读者固然不再只是时装行业内的人士,如何走出时尚圈子而保持时尚气度,团队无疑是建立了一套属于他们的沟通模式。站在设计师的角度而言,海量资讯虽然未必是创意灵感的来源,但要break the rules之前总要learn the rules,《Fashionpedia》无论对设计初学者,还是只想“知多一点点”的读者来说,都是一扇宝贵窗口,可一窥时装界的大千世界。

《Fashionpedia》

出版社:Fashionary

售价:US$49.9

网址:fashionar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