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摇编织机 被两代人遗忘
有天走过JCCAC(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一楼,在BY Y.B. Studio中发现这手摇编织机,以为发现新大陆,拍了张照兴高采烈跟家母分享。母亲以教父的腔调回呛:“以前我们的工厂也有,你没看见吗?”(那时记者只约三岁)。这台手摇编织机,大概反映了两代人的视觉:旧一代不以为然,至几乎已将之忘记;新一代毫无印象,以为是哪来的新玩意。它经历过一代工业蓬勃的风流,又被后来发展的电子科技取代淘汰。跟许多老师傅、老工人一样,静静待在现代社会一隅。可喜的是,今天没有了“生产包袱”的它,反而更加发挥出本身应有的创作效能,就在这小小的工作陈列室中。
摄影:马熙烈、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人手与电子编织的分水岭
BY Y.B. Studio的谭师傅说:“这台手摇编织机,1976年从日本引入,引入的人同样姓谭……好吧,他其实是我的堂兄。”手摇编织机被引入前,香港的毛织技术多以人手勾针为主,而且针织或梳织机器多以坚固的钢、铁制造,跟这旧物设计截然不同,种种因素成了这对堂兄弟引入手摇编织机的一大障碍。“人人都习惯了用人手毛织,你一时引入这新机器,即要人彻底放弃本来的技艺,重新学习前所未见的技术,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这台编织机外壳以塑胶制,很多厂家一见便耍手拧头,因为从前的制衣机器都以铁制为主啊!当年我替堂兄做sales,不知因而碰了多少钉!”二次世界大战后,德、美遗留下的大量钢铁,造就了一代工业革命的钢铁机械,人们习惯了,自然也对“日本鬼子的塑胶产品”充满偏见。
但当世界潮流都向同一个方向走,不论西方还是台湾都相继引入新品,外地商人都端出以手摇编织机编成的样办,香港商家自不然又要跟随,编织机因而在本地兴起。“手摇编织机除了加快了毛织速度,当中的编码卡更成为了日后电子编织程式的参考,发展出往后先进的电子编织系统,它是人手编织与电子编织之间的分水岭。讽刺的是,电子编织技术蓬勃以后,它就被轻易地遗忘了。”
一种规律亦自由的操作
手摇编织机的操作相当简单,外形大小有点像口风琴,但“键盘”的位置变成了二百支勾针。“键盘”对下的位置有一个把手,是一个与勾针连系的装置,可左右甩动。重复左右甩动时每经过一排勾针,就会自动织出一行毛织。编织者可自行决定选用勾针的数量,以调整毛织布的阔度。
在操作前,可在编码卡上预设编织动作,再将卡插入相应位置,编织机就会跟随编码卡的指令行动。编码卡像苹果棋棋盘,一个个洞整齐排列,数十至百行不等,每行由不规则的孔洞组成。有孔的表示相对应位置的勾针需要下针,没有洞的则表示略过,配合不同颜色的毛线,轻易织出各种图案。当然,也可完全摒弃编码卡的运用,每行甩动把手前都自行以人手调整每支针的动作,所耗的时间自然更长,但图案设计来得更自由,容许编织者当下的即兴判断,做出更不规则的花款。
具触觉的敏感 人性化地制作
仿佛古老的玩意,被投闲置散到今天才发挥出真正的效能。自1976年被引入,到电子毛织机出现前约30年间,手摇编织机最主要的功用在于节省编织时间,所以没有师傅会跟你耗时考究复杂花款,插进卡,手就甩,一心想快快完成,所织的图案多以简单为主。说是人手编织,其编织状态实质上与《摩登时代》的机械式操作无异,可以形容为没有人的灵感创意与温度。直至近年兴起手作风潮,人们再次开始反思这些被遗忘的机器最大的可塑性。
这时,谭师傅身旁的黄小姐说:“我是在法国高级订造服商会学习出身的,当我回港发现了这手摇编织机后,才发现自己设计高级订造服的精神,同样可以活用于它身上,一种追求高质、创意、坚忍的态度。我没有大量生产的包袱,我可以选择性地运用编码卡(或者不用),自由地设计图案。我也可以在编织布上来一点后期的加工,或在一些成品上用编织机加工,同样有趣。而且,它可以完成电子机器做不到的工序。例如电子编织感应不到毛线的张力有多大,随程式行事有时还会扯断毛线,但手摇编织机牵涉我们对毛线的触觉,我们会知道它的弹性极限,我们会迁就,这就是人性化的制作。”
记者向黄小姐分享跟家母的对话,她大笑一轮,并说:“这与我们观察到的客人很相像。”原来BY Y.B. Studio为了让更多人认识手摇编织机,每月都会在JCCAC的一楼空地摆放人手编织机、毛线、毛针,甚至小食,任人动手编织,而且可把制成品带回家。“我们认为这几乎被遗忘的编织机,在今天其实发挥到空前的意义。有很多读时装的学生根本找不到这台编织机,便会来这里;又或一些伤健人士也可用它完成一些简单的编织工作,其实都很有意义。”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