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专题】香港图画书创作奖 推动本地绘本创作
创作是我们力推的,我们不是为了和别人争一日长短,我们写香港的生活,如记下维港的变化,香港人会较为传神,这是因为我们有感情。其实香港有很多故事,为何不写呢?香港人写香港人的故事,其实是很自然的事。你爱这个地方,所以想写下来。
近年来,家长们开始以绘本说故事,进行亲子共读,亲子阅读的气氛渐渐变得炽热,当家长们不断在书海间为子女寻找合适的绘本时,不少人都提出一个疑惑:香港有本地创作的绘本吗?其实一直以来,本地的绘本创作可说只是在起步阶段,比较零碎、散乱,偶尔在书店或书局出现,亦甚少成为书店力推书籍。不过正因如此,造就了一个推广阅读及致力推动儿童图画书创作的协会诞生。
鼓励香港人创作绘本
这个香港儿童文学文化协会与坊间的亲子团体不同,一般都是为父母举办多个亲子共读的读书会,让小孩及家长感受阅读的乐趣。这协会除了会在协会、诚品等地邀请不同的人为小孩及家长说故事外,主要任务是培育本地儿童文学创作者,绘本家是她们的第一步。她们会邀请不同的绘本家分享创作心得,举办多个讲座,让有心人认识绘本后,并尝试创作,成为儿童图书推广者及创作者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这个四月,刚好是香港儿童文学文化协会举办的第二届“香港图画书创作奖”,究竟香港绘本创作的现况如何?
“这次三个得奖者的作品题材、画风都不一,各有特色。我们评审时还担心,其中一名得奖者阿征绘下维港及香港变迁的故事,别人会否明白?来自内地及台湾的评审反而说为什么会不知道,这个世界都在谈及填海、保育的问题呢,又怎会格格不入。”会长霍玉英博士想起当初的讨论也不禁笑了。专业评审来自不同地方及领域,香港评审反而有时过虑,其实三位得奖者的故事都与人有关,如首奖(第一名)作品《你会咚咚咚吗?》是有关小孩子便便的问题、佳作的得奖作品《皮皮与贝贝》及《小种子会飞向哪里?》是关于城市发展及大自然的故事。
致力推动本地创作
霍博士说成立协会的构思已经酝酿多时,只是平日在大学教书,又四处推广儿童文学的工作已经占用大部分的时间,因此并没有全力开始。她说:“其实一切都是很自然,反而学生鼓励我,明明有不同的资源,如认识图书馆主任、资深童书推广人、插画家、国外的绘本家等专业人士,何不好好运用手上资源,加大儿童文学的发展力度?”虽然协会于2011年成立至今,一切都好像自然而成,发展也甚为顺畅。不过,身兼丰子恺儿童图书奖顾问的霍博士亦曾思考一个问题,当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书奖的得奖名单出炉时,不少作品都是来自中国大陆,她被问及为何当中没有来自香港呢?既然香港的印刷、设计也不错,为何就是没有本地创作?她笑说:“这只是成立协会的原因之一,不是主因。”
绘本,是靠文字与图像的结合而成,两者相互配合才能说出故事。霍博士认为香港不缺画画的人材,欠的只是一个的平台,一个透过交流从而提升绘本创作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