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弱势社群:创业青年】木一番——自求自救80后
我一直渴望延长垃圾的生命。
大门还未推开,机器开动的声音已在工厦走廊回荡。门一开,扑鼻而来是混和着木材与油漆的装修气味。木屑飞扬,极目所见,处处是或大或小、横七竖八的木板 —— 这片棕色的空间,就是社企“木一番”的基地。
邓慧玲,八十后,木一番创办人。她和不少年轻的同代人一样,对港人过度消费的习惯并不认同。数年前,社会开始谈论升级再造(upcycling),跟把废物分解成原材料的循环再造(recycling)不一样,升级再造把废物制作成更具价值和质素的产品,并强调收集、生产及消费三方面形成循环系统,垃圾概念不再存在。
她认为是个既有趣,亦能纾缓环境问题的概念,于是于2010年时与拍档开设环保社企DÉJÀ VU CREATION,尝试回收旧横额及旧报纸制成手袋出售,惟本地商舖租金高企,要接触目标客户存在困难,这种小规模生产模式难以维持,终得暂停经营。
然而,挫折却没令她在回收创业路上止步。
她除将DÉJÀ VU CREATION转化为教育活动,不时举办相关工作坊外,更将眼光放在本地的废弃木材上。港人于2014年共丢弃13万公吨籐料及木材,但木材回收量却不足500公吨,弃置与回收量差距极大。“升级再造”有助纾缓堆填区压力,延长旧木生命周期,是一项人人均能受惠的事业。“香港人惯买廉价家私又轻易丢弃,我觉得这是很不负责任的态度”,她认为木材是一种充满可塑性且非常耐用的材料,但港人因经常搬迁及追逐潮流而丢弃家私,既浪费又不懂得欣赏木材的好处,遂与拍档研究从家居及商厦回收废弃实木,并翻新成全新家私的可能。在职工盟的协助下,木一番终于在2013年正式营运。
本身修读工程的邓慧玲笑说,起初只是抱着“半玩”的心态,并未有具体的创业头绪,只单纯想做有意义的事,连家人也只抛下一句“玩吓好喇”,并不寄予厚望。至后来她为哥哥制作一个美观实用的木柜时,他们始对她的事业另眼相看。
“我一直渴望延长垃圾的生命。”
十亿基金 诚意欠奉
本地的废木数量惊人,加上政府近年高调支持回收及升级再造业,开业于2013年的木一番似乎是赶上了顺风车。然而,要跨出创业第一步总是毫不轻松。开业初期,公司仍处摸索阶段,产品以美观及玩味居多,却不实用。当时邓慧玲要与拍档轮流在外全职工作,方能维持生计。回收再造工序繁复,需要大面积的营运空间,在租金高企的香港,邓慧玲现只能租用葵涌一工厦单位作工场,却未能另置销售点及陈列室,客人如需参观,她只得邀请对方前往木屑翻飞的工场走一趟,此安排对买卖双方来说,都谈不上理想。
念头有了,年轻人欠的永远只是钱。为购置价值7万元的木工雕刻机,邓慧玲曾先后申请政府及私营创业基金,但均未能成功。政府去年推出高达10亿的回收基金,旨于支援本地回收企业营运及发展,基金内的小型标准项目可支援申请者购买小型设备,但只能实报实销不多于申请金额的50%,亦即,企业要先自垫项目的全数金额,并需经环境保护署审核该设备的回收成效,才能取得50%资助,这实在不像为初创企业进场设计的门槛。当然,有总比没有好,邓慧玲亦在考虑要否递交申请,但比起添置设备的资助,她则另有建议:“更实际的支援应从租金入手,例如设立租金津贴的园地。”
错配的政策 不灭的热情
尽管起步略有吃亏,但凭着产品质素建立口碑,以及邓慧玲巧妙将回收产品与室内设计连成一条龙服务,木一番的业绩渐趋稳定。惟距离独立营运、自负盈亏的目标,路途仍远。
政府过去曾投放数亿元的资源用于培训建造业年轻人,去年施政报告提及的“建造业招聘中心”酝酿良久,亦已于昨天(2016年1月11日)正式开幕,然而本地建造业年青劳动力持续短缺,却是政府一直未能扭转的困局。创科局成立之初,强调将积极推动“再工业化”及“壮大创科人才库”,可见政府未来推动创业的方针将着重于高增值及创新科技行业上,但如木一番这种“亲力亲为、落手落脚”的创企,却未必能直接受惠。
“要师傅做事成本好贵,我们其实需要很多‘师傅仔’帮忙分担如拔钉、开板(裁出所需木板)及油工等简单工序。”邓慧玲口中的“师傅仔”,正是本地回收业生态所缺的重要一环 —— 半技术型的年轻劳工。
木一番曾参与香港伤健协会的摘星计划,短暂雇用有学习障碍的年轻人当学徒,邓慧玲发现成效理想,因此有意再度聘用他们,但长远来说,公司仍需增加人手,需要聘用更多本地半技术型年轻劳工以配合公司发展。
纵然挑战重重,但邓的脑袋始终没有停下。木一番正在不断成长与转型,酝酿着不少新计划,“公司将会开发新产品,希望3年后可以将高达40公吨的旧木循环再用……”穿著醒目木一番白T的邓慧玲喋喋不休。新点子,总让处在灰沉世界的人得以忘忧,得以重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