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台长专访】人人变天气专家如双刃剑 岑智明:咪跟车太贴
莎士比亚名剧《王子复仇记》中有脍炙人口的金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而在气象观测上,报,还是不报,也同样是一个难题。
由于天文台的每一个决定都影响重大,小至发出火灾或强烈季候风警告,较大是恶劣天气警告是否继续生效,甚至更严重的何时发出台风预警和取消风球讯号,既会可能影响全港市民需要停工、停课,而如何透过预警避免人命伤亡却而又不会引起公众恐慌,背后的关键,除了观测及分析气象数据准确,时间上的掌握亦同样重要,而这个正是天文台天气预报员面对的难题。
天文台台长岑智明早前接受《香港01》专访,已播出的一连三集,岑智明由山竹讲到facebook,也由天文台总部的天气预报谈到大亚湾的辐射监测,必须承认,随著数据开放时代来临,气象资料变得唾手可得,只要睇得多,便可以成为专家,所以在这个“人人是专家”时代,天气预测网站也百花齐放,问题是,当专家真是谈何容易?但不少人就自行演绎个中资讯,甚至质疑天文台的可信性,面对网民四方八面的挑战,天文台又如何自处?
在早上8时,天文台录得气温为13.3度,相对湿度为百分之58;香港分区天气情况,市区气温介乎12至13度左右,新界大部分地区只有约11度,其中上水及流浮山在7时后更跌穿11度。此外,今日天气亦非常干燥,相对湿度只介乎百分之40至70,天文台在早上6时发出红色火灾危险警告,表示火灾危险性极高。(按此阅读:【天气预报】新界跌穿11度 记得做好保暖)
气象数据非人人懂使用
对于近年坊间愈来愈多人关注天气,甚至自行预报天气,台风季节时,更如同跟天文台较劲,比拚观测的准绳,而各大传媒亦纷纷向天气报道埋手,主因之一是天气消息原来甚获读者关注,一则风暴更新或寒流袭港消息,往往能大幅推高浏览量,在成本效益下,大肆报道天气自然成为理所当然,惟留下的问题却是,会否令大众关注的同时,却未必能获得最准确消息呢?甚至影响到天文台的公信力,令天文台的可信性受质疑?
天文台台长岑智明接受《香港01》专访时回应,以“双刃剑”来形容现时的情况,“这件事有好有不好,是双刃剑;如果市民和传媒懂得使用、掌握和分析一个正确的讯息,那就是好事,但问题是很多人未必完全懂得使用。”
确实,虽然外国天气网站的数据、分析都是公开资料,但如何作解读,似乎就涉及专业了。台长甚至坦言,传媒的生态往往想要抢先报道消息,以至更可能令部分消息被夸大。
与马浚伟合拍片大获好评
为了能“拨乱反正”,天文台2014年起增设“气象冷知识”环节,邀请不同职位的员工及各种界别人士参与,实行教育大众正确的气象知识,当中“黄雨系会水浸㗎”一集更是大受欢迎,原因是当中有艺人马浚伟(马仔)一同参与拍摄,背后更是来自台长岑智明的“绝世好桥”,他更自爆,当日与马仔合作有段故,他更是反客为主以“切鸡饭加色”来拆解“水浸都系黄雨”。
据岑智明透露,他与艺人马浚伟甚有渊源。两人同为长者安居协会的义工,在一次出书活动中惺惺相惜,于是决定齐齐打破网民多年对“水浸都系黄雨”的误解,更以“切鸡饭加色”形容黄雨时的局部地区性大雨,大获好评。两人因此成为朋友,马仔亦是台长fb的常客。
电脑预测会随时改变
然而,网上其实仍继续流言四起,特别是关于台风的消息预报,大家会斗快斗准,那市民又可以如何判断那些是可信呢?岑智明就以自己多年来玩fb的经验忠告:“切勿跟车太贴!”
他笑言,有时他看见有偏颇的报导、认为过早的预警或引起恐慌的消息,他会直接出文指责,但事实是天有不测之风云,电脑预测确是会随时改变,“然后又有一些问题是,确实是有电脑预测出来,没理由不相信,不告诉市民会不会迟了防范呢?”天气预报员的纠结,莫过于在哪一刻应当机立断,作出选择,要预报风暴的来临,却又担心过早预报是否准确,否则惹来公众不满。“什么时候说,如何说,永远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