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台潭美|天文台撰文指多区录得强风 狂风暴雨集中在港以南海域

撰文: 倪清江
出版:更新:

热带气旋潭美周六(26日)在本港以南500多公里外掠过,天文台发出3号风球近12小时。天文台科学主任撰文指出,在秋天时分,热带气旋或会与东北季候风同时影响华南沿岸,为本港带来较强的风力,而高空西风带的扰动亦会使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增加变数;在3号风球生效期间,本港多处地区曾录得强风(6至7级,风力时速41至62公里),包括青洲、长洲泳滩及香港航海学校,较强的雨区及狂风主要影响本港以南海域,因此市内未有出现横风横雨。

▼10月26日 3号风球下石澳泳滩卷起大浪▼

+23
10月27日凌晨0时,强烈热带风暴潭美集结在香港之西南约740公里。

天文台预测潭美未来两三日会越南中部对出海域徘徊,“短游”在越南岘港后掉到向东移,再次出海,不过天文台预料潭美会与本港保持相当距离,并减弱为低压区,天文台会继续密切监测潭美的动向。

天文台科学主任周六晚在网页专栏“天气随笔”发表题为《秋台潭美》的文章,指出在秋天时分,热带气旋或会与东北季候风同时影响华南沿岸,为本港带来较强的风力,而高空西风带的扰动亦会使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增加变数,天文台在上两篇“天气随笔”曾提及热带气旋潭美的发展,指出潭美有较大机会以偏西方向横过南海中北部。

10月22日《谈谈十月尾的潭美》

10月18日《西北太平洋的广阔低压区》

天文台在10月22日发表的《谈谈十月尾的潭美》文章,列出潭美路径概率预报图,较大可能横过南海中北部,与最终结一致。(天文台图片)

▼10月26日 3号风球下游客尖沙咀海旁打卡▼

+6

热带气旋潭美在10月21日在菲律宾以东之西北太平洋形成,其后向西移动并逐步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于10月25日凌晨进入本港800公里范围,天文台发出一号戒备信号。

潭美在10月26日早上横过南海中部,并增强成为台风。天文台于上午10时40分发出三号强风信号。

本港时间10月26日上午11时的真彩卫星云图,显示潭美集结在海本港以南500多公里。(天文台图片)

文章指出,在潭美与东北季候风的共同影响下,广东沿岸一带吹强风。随著潭美继续向西移动,移向海南岛以南海域,本港日间由吹偏北风逐渐转吹偏东风,原先受屏蔽的地区变得当风。

受潭美外围雨带影响,本港有几阵骤雨,但较强的雨区及狂风主要影响本港以南海域。在三号强风信号生效期间,本港多处地区曾录得强风,主要在大老山及以下的地区,包括昂坪、长洲泳滩、青洲、香港航海学校及横澜岛。

随著潭美逐渐远离本港,天文台于10月26日晚上10时20分改发一号戒备信号,再于10月27日凌晨0时20分取消所有风球。

在三号强风信号下,本港多处地区曾录得强风。(天文台图片)

2022年“十月风暴”尼格曾带来8号风球

文章指出,在10月下旬或11月发出热带气旋警告的情况并不罕见。以三号或以上信号为例,近年曾有2022年的尼格、2020年的沙德尔及2018年的玉兔,当中尼格更令天文台需要发出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

天文台预测受东北季候风持续影响,下周初中国东南沿岸天色较为明朗。预测27日(今日)大致多云,有几阵骤雨,下午部分时间天色明朗,海有涌浪;吹东至东北风4至5级,初时离岸及高地间中6级。

天文台10月27日凌晨00:25更新九天天气预报,料下周初天色较为明朗。(天文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