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美风球|东北季候风加持变狮子山2.0? 会否挂8号天文台有定案
【天文台/打风/移动路径/风球/3号风球/8号风球/狮子山/小犬】潭美今早(26日)在本港以南500多公里外掠过,不过在潭美与本港距离逐渐拉开时,天文台反而在早上10时40分改发3号风球。天文台没有提出改发8号风球的条件,反指随着潭美远离,今晚至明早本港风力会逐渐减弱,届时天文台会考虑改发一号风球,意味改发8号风球的可能性不存在。
“十月风暴”潭美吹袭,令人想起2021年成功“偷袭”的热带气旋狮子山、圆规。当年只达热带风暴级别的狮子因东北季候风“加持”,导致外围风力大增,天文台在狮子山与港距离560公里发出8号风球,打破2020年热带气旋浪卡袭港所创下的“最远8号风球”纪录,再远约100公里;数日后强烈热带风暴圆规又来袭,天文台在其距离香港约500公里时也发出8号风球。
潭美向西移动后料转向偏东方向再次横过南海中北部
潭美今早由强烈热带风暴增强为台风,上午11时集结在香港以南约580公里,较凌晨4时时距离香港530公里拉远,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为每小时120公里,接近台风级别下限(中心风速每小时118公里或以上)。天文台预料潭美向西移动,时速约18公里,横过南海中北部并移向海南岛以南海域。
随后潭美的移动路径及强度存在变数,天文台指有机会在下周初于海南岛以南海域徘徊,甚至转向偏东方向再次横过南海中北部,但预料潭美届时有所减弱,并与广东沿岸保持相当距离。
▼10月26日 3号风球下游客尖沙咀海旁打卡▼
“回马枪”再进入警戒范围内 料会逐步减弱
天文台热带气旋路图显示,预测潭美会在明日早上(27日)移至本港西南800公里外,降为强烈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降至每小时110公里,下周一(28日)起转为“回马枪”向东移,重返香港800公里警戒范围内,但会逐步由降至热带风暴、热带低气压、低压区。
潭美移动路径多变料因与康妮产生“藤原效应”
潭美移动路径多变,料与另一热带、今早集结在菲律宾以东海域上空的康妮(Kong-rey)有关。随着康妮由热带风暴增强至强台风,而潭美与康妮距离拉近,产生“藤原效应”,在距离1,000公里内,两个热带气旋围着中心点转动,较强的一个会“吃掉”另一个。
天文台料离岸风力间中达8级
天文台指东北季候风会继续影响华南,受东北季候风及潭美的共同影响,华南沿岸及南海北部风势颇大及有几阵狂风骤雨。料今日吹东北风5至6级,离岸间中达7级,高地达8级,渐转东风。晚上东风5级,离岸及高地间中6级,因此原先受屏蔽的地区可能会变得当风。
6及7级为强风,即3号风球风力;8级为烈风,即8号风球风力。
热带气旋狮子山获东北季候风“加持” 致港风力反而有增无减
2021年本港连续出现两个“十月风暴”,令天文台要发出8号球。
其中热带气旋狮子山最高只达热带风暴级别,原预测最多为本港带来三号强风信号,但在海南岛登陆、逐渐远离本港时,却在东北季候风共同影响下,本港风力反而有增无减。天文台在当年10月9日早上发出8号风球,当时狮子山与港距离560公里,打破2020年热带气旋浪卡袭港所创下的“最远8号风球”纪录,再远约100公里。
▼2021年10月9日热带气旋狮子山8号风球 旺角周末冷清▼
在“挂波”时间方面,虽然狮子山当日一直停留在海南岛,但本港风力持续增强,加上狮子山移动速度不似预期,令天文台预测当日“落波”时间失准,最终半日内六度更改预测。这个“8号波”一共生效22小时,成为最长命的“8号东南烈风或暴风信号”。事后时任天文台台长的郑楚明形容“狮子山”路径飘忽,原本预料有机会在当日下午改发3号强风信号,但事与愿违,因受到广阔雨带影响而令风力维持。
▼2021年10月9日热带气旋狮子山8号风球 市民追风▼
至于圆规,天文台早已预测可达台风级别,并在10月11日记者会上罕有预告,在12日至13日初时,香港风力会进一步增强,部份地区风力可能会达到烈风程度,会视乎风力变化和最新天气预测,届时可能要改发8号暴风或烈风信号。至12日下午,天文台发出8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当时仍是强烈热带风暴的圆规集结在香港约500公里范围内,今日更增强成台风,杀入400公里范围,较狮子山更近本港。
▼2021年10月13日早上,热带气旋圆规下杏花邨翻白头浪▼
▼2021年10月13日凌晨,杏花邨海水倒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