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死刑犯最后一餐 为何都会放一块“腥臭生肉”?竟与孟婆有关

撰文: 风传媒
出版:更新:

在古代社会中,若是犯下重罪便是要被斩首的。

而在处决死囚前,都会有人送上一顿丰盛的“断头饭”,而其中狱卒会多放一块“腥臭生肉”,其实别有用意。

除了狱卒想谋取私利 放“腥臭生肉”还有这用意(点图放大阅读):

+23

根据《搜狐网》报导,“断头饭”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当时的楚国刚平定若敖氏的叛乱,而为拉拢人心,楚庄王下令“每人均以饱食”,意味著即将处决的囚犯也能享用最后一餐丰盛的饭菜,而此举也让误入歧途的囚犯感激涕零,更使楚国人民赞叹楚王实为仁君。

而源自楚国的断头饭也逐渐在诸侯国推广开,统治阶级开始意识到这是体现君王仁德、安抚民心的好方法,因此逐渐成为各国模仿的对象。虽说时至今日“断头饭”的由来早已不再广为人知,但人们更多是记住它给予死刑犯最后恩惠的意义。

【延伸阅读】古代女犯人受刑时为何要脱至全裸?“宰白鸭”是什么?揭心寒真相(点图放大阅读及浏览相关照片)▼▼▼

+25

狱卒利用断头饭中的生肉谋私利

由于古时候统治者不吝在死囚最后一餐投入资源,让断头饭格外奢华,因此当这笔资金落到监狱中层人员手上时,容易引发变相私吞的状况。其中光是断头饭中“肉品”的预算,就高得惊人,而当狱卒进行采买时,往往会压低预算用最廉价的肉品来制作断头饭,以从中中饱私囊。

由于狱卒们想方设法谋取私利,挪用断头饭资金来充取自己的腰包,因此仅能以最廉价的肉品来应付上级检查。于是,断头饭中必放一块生肉的习俗也由此产生,无论预算是否充裕,准备断头饭的人都会在其中放一块生肉,久而久之也成为了不成文的规定。

而除了狱卒谋取私利外,生肉之所以会出现在断头饭中还有另一说法。古代人们普遍相信人死后魂魄依然能存在,会前往地府接受审判,更可能由孟婆将魂魄调成汤,而据说喝下孟婆汤便会丧失生前记忆。

【延伸阅读】中国古代酷刑|阉刑是只切蛋蛋还是“整组”?都不及女性宫刑残忍(点图放大浏览):

+27

由此,在死囚的断头饭中放一块生肉,目的是引开恶犬注意力,当恶犬忙于撕咬生肉时,死囚便能逃过一劫,免于灵魂破散而永远不得转生。虽说此一说法较为迷信,却也体现了古人希望死者能投胎美好的心愿。

宋代断头饭华丽达巅峰!犹如最后晚宴

断头饭的鼎盛时期为宋代。宋太祖即位时便颁布惊世律令“死囚断头饭金额高达五千文”,此笔预算堪比普通老百姓在酒楼开十桌酒席费用。

而宋代之所以可以给死囚如此豪华的断头饭,其实也是政治运作中的一环。宋太祖其实并非出于怜悯之心,为了彰显皇权,此种装点门面的仁政仍旧掩盖不了统治阶级于后的残暴。

时至今日,断头饭的内涵早已改变,不再仅仅代表著菜肴的丰盛程度,而内涵了死囚的所有心愿。

【延伸阅读】中国最美死刑犯 穷苦流落矿场遭恶汉蹂躏 行刑前为何刻意张嘴?(点图放大阅读及浏览相关照片)▼▼▼

+23

面对执行死刑的最后一夜,男囚会提出想喝一口烈酒,而女囚则会要求再次梳妆打扮,让自己能从容赴死,以最体面的样态离开人间,而狱方也会满足死囚的这些要求,给予死囚最后的人道关怀,展现人性的一面。

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断头饭也确实体现了从前中国古代对于生命的各种想像及期盼,且意味著对生命最后的敬意。

【本文经《风传媒》授权转载,原文:为何古代死刑犯的最后一餐中,都会放一块腥臭的生肉?别小看它,背后大有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