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跳下污水井连救两人牺牲遗妻女 同事:明知危险仍奋不顾身

撰文: 林芷莹
出版:更新:

来自福建福州的机械工程师蔡文,上周五(14日)在接女儿回家的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呼救,他毫不犹豫爬下污水井内救出2名工人,却不幸跌落污水中牺牲,年仅41岁。
蔡文的离世让同事们无比心痛,“污水井下救援属于有限空间作业,作为工程师的他对其中的危险完全知情。然而,他还是奋不顾身去救了”。

7月17日,获救者李大邦已恢复意识,另一位获救者毕承磊因胸腔中吸入太多污染物,仍处于半昏迷状态,但两人已脱离生命危险。

李大邦忆述,上周五晚8时许,他与毕承磊到马尾区罗星路闽渔新村小区门口的下水道井口处,该处下水道是由其所在的施工队建设,他们是到井口位置作验收检查。李大邦用铁棍撬开井盖后,一股巨大的恶臭味扑面而来,一时间手震令铁棍趺落井内,当他伸手接住铁棍时,却失平衡跌落污水井内。井内的污水、臭气让他窒息并昏迷。

李大邦跌落井后,毕承磊顺污水井的爬梯往下,尝试救援。多位目击者称,当时井内传出求救声,引来不少群众围观呼救,准备去接女儿的蔡文见状便毫不犹豫下井救援。

目击者称,蔡文一只手抓着污水井的爬梯,另一只手拉昏迷的遇险者。他用自己的肩膀和手臂将昏迷者慢慢往上托举,其他市民则以人拉人的方式将人救起。

蔡文的父亲蔡传福当时也在现场。他记得,救完第一个人时,儿子手臂已经瘀青,他担心儿子遇险,更特意提醒“你要注意点”,但蔡文表示“没关系,救人呢”, 喘了几口气后又转身进入井内。

消防员到场后戴上防护面罩,绑紧绳索后下井救援。在蔡文和消防人员努力下,毕承磊也被拉到地面。此时,周围民众本想拉蔡文上来,结果看不到人,蔡传福只能大喊:“还有一个啊,我孩子还在下面!”。

此时,蔡文已掉落污水中,消防员再次下井将他救上地面,但他已经昏迷不醒,蔡传福唯一能做的只是抱着儿子,一边痛哭一边试图吸出他灌满五官的污染物。不久后,蔡文被送往医院,抢救无效离世。

蔡文是福州市马尾区中铝瑞闽公司的一名机械工程师,与妻子陈钦、两名女儿和父母生活,由于她在平潭的学校工作忙碌,只有周末或放假才能回家,平日都由丈夫处理家中大小事务。

出事当晚,陈钦立刻从平潭赶回福州。在医院见到蔡文时,他已经不省人事,“嘴巴和鼻腔都是血水”。很快,医院宣布蔡文死亡。

3岁的幼女还不明白父亲已离世,一直追问“爸爸去哪儿了,怎么还不回来”,陈钦只能表示“爸爸坐宇宙飞船到天上去了,变成了一颗星星,在那过得可舒服了,他都不想回来了。你想他就看看天上的星星,最亮的那颗就是爸爸。他是一个英雄”。

蔡文2007年毕业于集美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工作期间深造学习,获东北大学工程硕士学位,他是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二部技术组机械支持工程师,一直从事铝加工设备维护维修工作。

蔡文的同事称,污水井下救援属于典型的有限空间作业,一般情况下要先通风,经过专业的仪器检测合格后才能作业。作为工程师,这些“常识”蔡文肯定知晓,却毅然决然下井救人,“肯定是他判断当时的情况特别紧急”。

蔡文生前的工作照。(海峡都市报)

公开资料显示,“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在“有限空间”场所作业,如果通风不良,加之窒息性气体浓度较高,会导致空气中氧含量下降。当空气中氧含量降到16%以下,人即可产生缺氧症状;氧含量降至10%以下,可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甚至死亡;氧含量降至6%以下,可猝死。

7月17日,马尾区新港社区和马尾区罗星派出所证实,由于蔡文见义勇为,先后救下两人后身亡,目前政府和公安机关正在为其申报见义勇为及相关荣誉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