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温天气影响 鄱阳湖水面面积13天缩水逾四分一
撰文: 陈进安
出版:更新:
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位于江西九江的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水面面积13天缩水超四分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其也因干旱,令湖底裸露变成“大草原”,千年石岛落星墩更现真身。
报道指,截至周六(15日)上午9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降至13.08米,较多年都同期偏低5米多。在鄱阳湖余干县康山段,由于水位持续走低,航道变窄,湖面露出滩涂和绿草。
据水文部门消息,受持续晴热高温天气、上游来水减少等多重因素影响,鄱阳湖水位在6月30日涨至15.18米后,就以每天10至20厘米的速度回落,水面面积、容积大幅缩减。7月2日8时至周六8时,湖区水面面积从2590平方公里缩至1850平方公里,容积从75.9亿立方米降至42.3亿立方米。目前,鄱阳湖沿湖地区积极开展蓄水、保水、节水等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鄱阳湖是中国最大淡水湖,被誉为“长江双肾”之一,也是国际重要湿地和候鸟栖息地,拥有江豚、白鹤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过往其就屡因干旱而受到外界关注,去年曾出现40天缩水69%、“由湖变河”的情形。
延伸阅读:内地旱灾|鄱阳湖湖底裸露变成“大草原” 千年石岛落星墩现真身(点图放大阅览)
去年8月报道指,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鄱阳湖水位大幅下降,裸露的湖底变成大片“草原”,草长得十分茂盛、有20—30cm高。不少游客还慕名而来,在此散步、踩单车、骑电单车。此外,随著水位下降,处于鄱阳湖中的千年石岛“落星墩”亦已完全露出。而当月19日,鄱阳湖进入低枯水期,星子站水位跌破10米低枯水位,且仅录得9.87米,成为自1951年有记录以来的最早进入低枯水期的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