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灾|鄱阳湖进入极估水期 湖底大面积外露惊现搁浅江豚尸体

撰文: 林芷莹
出版:更新:

今年的持续高温引发干旱,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水位持续下降,昨日(6日)提前进入极估水期。除了湖底大面积外露,原本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水生动物亦遭到严重威胁,近日就有民众在鄱阳湖湖滩发现一头江豚尸体。
《新京报》报道,江西有关部门权威人士称,虽然无法确定江豚的死亡和鄱阳湖的干旱有关,但今年以来,鄱阳湖已有几头江豚死亡,当中以搁浅原因死亡的居多。

昨日上午8时,鄱阳湖水位监测代表站星子站的水位退至7.99米,提前进入极枯水期,为 1951年有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水位。对生存其中的水生动物而言,无异于遭遇涸辙之鲋的威胁。

往年汛期是鱼虾的繁殖季节,鱼会在水草茂盛的浅水区产卵。然而,鄱阳湖汛期反枯,不仅导致可供鱼繁殖的场地减少,水位下降亦导致其种群密度过于集中,不少鱼会被困在小水坑之中,除了水会因高温蒸发,令其无法生存,亦会被水鸟大量捕食。

除了江豚搁浅死亡,大量湖鱼也被晒死在岸边,从数斤重的大鲤鱼、大鲢鱼,到小鲫鱼、河虾螃蟹都有。

大量湖鱼也被晒死在岸边。(微博@极目新闻)

目前,江豚是长江流域中唯一的淡水哺乳动物,其仅生活于长江中下游干流及与之相通的洞庭湖、鄱阳湖。作为长江水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长江江豚的种群状况,是长江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虽然江豚死亡的原因有待科学调查确定,但长江流域水变化导致湖水枯竭、水生动物生存空间、生存资源被严重挤压,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目前,极端干旱对鄱阳湖水域江豚造成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低空水位压缩江豚的生存空间,让江豚不得不游到主航道深水区,无疑会增加江豚撞到货运船只螺旋桨的风险。

其次,极旱气候会影响鱼类次年繁殖,鱼类种群补充能力会有所下降。因此,干旱或会导致江豚饵料资源下降,以鱼为食的江豚可能面临著食物短缺。此外,鄱阳湖江豚的繁殖高峰期一般是春秋两季,目前正处于新生幼豚哺育的关键时期,恰逢极枯水位,可能没法为新生的幼豚提供相对安全的栖息环境,对新生群体产生较大威胁。

目前,当地江豚保护部门已采取应对措施,包括向相关市县发布江豚易搁浅水域敏感图、投放小型鱼类补充江豚饵料资源、向露营爱好者和钓鱼人加大宣传保护力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