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 山西5年免费培养600名文物全科人才 毕业后包分配工作
撰文: 林芷莹
出版:更新:
山西省文物局等五部门印发《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实施办法》,提到山西将用5年时间,通过定向招生、免费培养、定向分配,为县以下基层文博单位输送600名文物全科人才,入职后直接为事业编制,为全国首个地方免费培养人才。
《办法》提出,2022年文物全科人才由山西大学招生,招生计划120人,招生专业为考古学(文物全科),专业方向分为考古学和文物建筑两个方向,每个专业方向60人。文物全科人才在校学习期间免缴学费、住宿费、教材费、实习费和生活补助,全部费用由省财政负担,列入培养院校年度预算予以保障。
近两个月来,山西考古不断传出好消息,包括春秋晚期卿大夫墓出土成套编钟、发现3座距今5000余年的五边形房址、东周墓葬等等。据介绍,山西省现存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位居全国第一。
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程书林表示,通过制定《办法》,吸引更多有志于文物保护事业的年轻人才参与山西省的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有效缓解基层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加强基层文博机构专业工作能力和研究水平,保持基层文博人才队伍的稳定性,逐步提高山西省基层文博队伍的综合素质。
考古、文博等曾是大学较冷门的学系,但近年学生人数有上升趋势。2020 年,湖南留守女生钟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由于就业去向狭窄、工资不高,一度引起网民讨论。
《封面新闻》报道,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孙华教授认为,近年随著中国文博事业的发展,考古有愈来愈热门的倾向,而且愈来愈多女生投身考古学界,“过去考古很苦,设备差,条件也差,现在考古的条件已经大大改善。报考考古专业的学生增多,有一些高分段的、甚至省市状元都成了考古专业的学生,把考古作为第一选择,这些都不奇怪,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