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深圳封控区过百名女义工参与抗疫 频繁往返楼宇间运送物资
深圳市连日新增多宗确诊病例,大部分来自福田区,多个小区需要实施封控。除了一众医护人员日夜照料患者,大批义工亦协助运送物资,确保留家的市民生活正常。
《南方都市报》报道,在福田区的沙头街道,就有超过14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女义工留守抗疫前线,为市民服务。
00后女生一人手拎两大袋物资来回跑
现年21岁的陈小芳,是万物梁行深圳国际创新谷的会务员。2月28日,她听闻沙头街道需要支援,于是连夜收拾好行李到前线抗疫。目前,她是上沙龙秋村一巷七号的“守楼长”,一个人负责为23户的居民提供服务。
陈小芳介绍,每天早上8时就要到达岗位,一直坚守到晚上10时,期间只有中午和下午的吃饭时间才能稍作休息;有时领取物资没有手推车,她便一人手拎两大袋,来回跑几次。
由于她戴了防疫头套,有时候会听不清居民的声音,她只能大声说话,请居民有序地下楼领取物资,“我们不方便脱下口罩喝水,所以嗓子一直是很干的状态,然后头发也好几天没洗”。虽然在抗疫过程遭遇不少困难,但她将居民的鼓励化作力量,“大家在群里像接龙一样,一直对我们说辛苦了,非常感谢,我真的有被他们所触动到”。
90后女生手拎蔬菜频繁往返楼宇之间
3月1日凌晨,去年曾参与过支援抗疫前线的万物云佛山代表处的90后女生黄依斯,坐上前往深圳沙头街道支援的巴士。在执行抗疫工作任务时,包括黄依斯在内的10名女生负责为居民配送生活用品。由于担心蔬菜长时间暴晒会不新鲜,她们都加快脚步频繁往返于楼宇之间。
黄依斯忆述,白天只要跑几趟,她的护目镜就会因汗水和身上的热气起雾;有时即便过了中午,她们因为要为居民送饭,也顾不上自己吃饭;有次工作到凌晨,但翌日早上8时依然精神焕发的出现在集合场地。
80后妈妈瞒家人到前线抗疫
现年32岁的熊文君是万物云深圳代表处人力资源部的员工。2月25日,她统筹带领第一批义工前往沙头街道支援,至今已经支援12天。
熊文君原本在天安社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担任数据统计员,为确保所有住户每日核酸排查,数据组需要每天录入2万余人信息,从早上7时一直工作至晚上12时。3月3日,她加入上沙社区的义工队伍中,成为后勤保障组的其中一员,为前线的医护人员及义工发放物资、消毒衣物。
她表示,大多数义工都是二十几岁出头的年轻人,“看著大家每天在抗疫工作中忙碌的身影,经常忍不住鼻头一酸”,她作为一众义工的大姐姐及后勤组,“我就希望尽我的力量保障这些志愿者们在防控一线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状态”。
熊文君透露,由于怕家人担人,她一开始是声称要出差几天,“但是我老公是知道的,他很理解我,一再叮嘱我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每天给他报平安”。由于深圳疫情愈趋严重,家人最终在朋友圈上得知她做义工,“儿子给我打电话说妈妈你真厉害,妈妈辛苦了。听到他的声音心里又感动又自责,他很懂事,这么小能理解志愿者工作的辛苦和付出,我为他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