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驾驭者”24岁曹原已7度登《自然》 再于《科学》发文
来自四川成都的24岁“天才少年”曹原早前已7度在《自然》(Nature)刊登学术论文。他16日又以第一作者兼通讯的身份在另一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发表有关石墨烯的论文,引发内地广泛关注。
2018年,曹原凭对石墨烯超导的重大发现,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上连发两篇论文,《自然》还将他誉为“石墨烯驾驭者”(Graphene Wrangler)。
1996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的曹原,于2010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014年获中国科大毕业生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之后赴美国麻州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攻读博士学位。2020年博士毕业后,目前在麻州理工学院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8年,时年22岁的曹原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赋予石墨烯超导能力的“魔角”,从而引发奇特的超导效应,在《自然》连续发表两篇论文。成为《自然》杂志创刊以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学者。当年,《自然》发布的“年度世界十大科学人物”中曹原位居榜首。2020年5月,曹原再次发出两篇背靠背文章,完善了“魔角石墨烯”相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2021年2月1日,他在《自然》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在魔角扭曲“三层石墨烯”发现了moiré超导体,且该体系在电子结构和超导性能方面的可调性,优于魔角扭曲双层石墨烯。
对于曹原的成就,他在中国科技大学读书时的导师曾长淦教授表示,“曹原的确开创了一个领域,尤其2018年的两篇论文是‘从零到一’的创新,后面的工作是在此之上的推进。他现在在国外的导师应该也给到他很多的帮助,但我相信他的能力”。曾长淦教授还说,曹原很低调,专心在自己的工作上面。
据了解,石墨烯作为碳纳米材料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薄的二维材料,被认为是构建石墨、富勒烯和碳纳米管和石墨的基本结构单元,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力学性能,较高的电子迁移率,较高的比表面积和量子霍尔效应等性质。在传感器、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光电功能材料、药物控制释放等领域表现出众多潜在的石墨烯应用前景。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