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鹏海域鹿角珊瑚大规模产卵 犹如海底繁星

撰文: 林芷莹
出版:更新: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深圳大鹏南澳优势物种之一的鹿角珊瑚近日大规模产卵,形成“海底繁星”奇观。

6月7日至8日,蓝蹼生态海洋保护机构与深圳市水域搜救志愿者协会,在深圳大鹏南澳海域成功监测到野生鹿角珊瑚大规模产卵,是本年度首次记录到鹿角珊瑚的大规模产卵现象。

鹿角珊瑚产卵。(广州日报)
似蜂巢菊花珊瑚产卵。(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报道,此次鹿角珊瑚大规模产卵的发现并非偶然。自今年4月起,蓝蹼生态与水域搜救协会便著手筹备珊瑚产卵的专项研究工作。5月,研究团队与志愿者们已记录到角蜂巢珊瑚、粗糙腔星珊瑚、似蜂巢菊花珊瑚的产卵过程。

蓝蹼生态负责人林小慧介绍,今年的鹿角珊瑚产卵时间比以往较迟。近年来,鹿角珊瑚产卵时间呈现出明显推迟的趋势,从2021年的4月产卵,推迟到今年的6月。关于其产卵触发机制,研究团队仍在深入研究当中。

鹿角珊瑚产卵。(广州日报)
鹿角珊瑚产卵。(广州日报)

珊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之一,被誉为海底“热带雨林”的它们约有60个种类分布在大亚湾、大鹏湾内。它们一年一度的最为重要的生命仪式就是产卵。珊瑚产卵主要在夜间,一般只持续十几分钟,不同种类的珊瑚产卵的景观和时间也各不相同,数以万计的珊瑚虫同步释放粉红色或橙色生殖细胞,形成“海底繁星”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