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男”到城市娶“剩女”? 专家:不能简单匹配解决问题
撰文: 朱加樟
出版:更新:
内地农村一向面对“剩男”娶妻难的问题。陆媒近日报道指,男女比例失调、结婚彩礼花销巨大等因素,导致问题变得更严重。
山西省智库发展协会副秘书长吴修明建议指,城市“剩女”多,可以将农村“剩男”进行技能培训,“输出”到女性集中的行业和地区。这一建议在内地引发争议。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吕德文则表示,“剩男剩女”问题与城乡差异关系不大,不能简单匹配解决问题。
吴修明早前表示,“从长远看,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才是治本之策。”吴修明说,城市“剩女”多,农村“剩男”多,要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大力发展农村产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人口双向流动,让城市女青年不把农村视为畏途。
吴修明还建议,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也可采取适当措施,尽可能解决一些性别“结构”难题,如将农村“剩男”进行技能培训,“输出”到女性集中的行业和地区,也可以牵头组织跨区域“鹊桥相会”。
吕德文解释,剩男剩女背后是两个问题,他们的性质不一样,因此简单匹配是“想当然的看法”。城市“剩女”多是婚姻观念变化的表现,城市女性并不把这个婚姻当成唯一选择,不结婚也是可以的,“所以这个专家讲的引导城市‘剩女’往农村里面去,有点想像过多了,他跟城乡之间没有多大关系。”
此外,吕德文分析,农村的天价彩礼的问题,并非完全是性别比失衡导致的,有非常复杂的社会因素,其中最关键的是农村传统意义上的婚姻圈被打破。吕德文说:“传统的婚姻圈是熟人社会,信息比较对称,嫁妆和彩礼比较稳定。但是现在匹配它已经就是已经打破,内部的约束机制失去了,所以根本上还是一个整个婚姻市场巨变的一个结果”。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