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县建近8万座活人墓 城区森林公园矗立近900座生茔
撰文: 郑子健
出版:更新: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在湖北湖南交界处的湖北通城县等地,有一大堆所谓“活人墓”,不少“墓主”还身壮力健,甚至还很年轻,就给自己修好了墓。这样的“活人墓”在一些地区越修越多,占地越来越大,甚至在城市里修建,波及风景区。
央广网4月7日报道,通城县有不少墓碑上写著“生茔”,表明这是一个“活人墓”。这两年,活人墓不仅盖在了田间地头,山间林地,而且堂而皇之盖在了城区。湖北通城县民政局副局长张登攀便称,在通城县城区的锡山森林公园,有895座违规所建活人墓。
给儿子和孙子建活人墓
通城县是个人多地少的地方,人均不到一亩地。据民政部门统计,这个县60岁以上的居民有78000人,其中95%以上的人都建有“活人墓”。张登攀便称,现在随著经济条件的好转,有些人自己建,自己建完给儿子建,甚至都开始谋划给几岁的孙子建。再加上通城这个地方人多地少,如果按照这种形势发展下去,活人以后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了。
“30岁不做板,好大的胆”
据民政部门的统计数字,通城全县范围内有近8万座活人墓。湖北通城县民俗文史研究员李斌认为,在湖北省通城县的农村,一个普通农民养大了子女,盖好了自己的坟墓,才算是完成人生大事:
我们这边有这样的民间俗语,叫“30岁不做板,好大的胆”。意思就是以前人的寿命比较短,活到五十、六十岁就算是高龄。30岁如果不做棺材,就说你胆子太大了。
2017年7月,通城县制定一系列殡葬改革法规,规定不允许兴建活人墓,并拆除已建活人墓。当地民政部门为此在县城郊区建设了一个公墓,拆掉活人墓的居民都可以优先在这里得到一方标准的墓地。公墓拥有7万多个墓穴,可以满足全县未来70年的丧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