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鼓励家庭成员合葬 节省土地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有人觉得死后把骨灰撒入海中、埋在树下很浪漫又省钱,有人则倾向于传统方式,坚持为先人树立墓碑,甚至风光大葬。这本是个人与家庭的选择,然而土地有限,中国当局从环境角度出发,希望指引民众的殡葬,这行得通吗?

安徽合肥一对夫妇展示生态葬证书。(新华网)

今日,中国民政部官网发出通知称,为推进殡葬改革,保护生态环境,民政部、发改委、科技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通知说,这是国家在殡葬领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首个专门性文件。

《意见》提到,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树葬、海葬、深埋、家人合葬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具体倡议包括以下几项:

火葬方面,以骨灰植树、植草、种花,以及骨灰撒海、撒散等方式土葬方面,节地型墓位、遗体深埋、不留坟头、以树代碑等家庭成员合葬,以提高墓碑使用率互联网、物联网和殡葬服务相融合推生态安葬奖补制度,不保留骨灰的统一纪念

《意见》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实践上述新倡议:实行遗体火化、生态殡葬、简办丧事等,还要教育和约束身边的直系亲属、工作人员按照规定治丧。

内地网友对此看法不一。有人觉得树葬是很好的建议,“树可以看作是生命的延续”;也有人担心海葬普及后,清明节海里会洒满纸钱、水果,到时候环保部又会提议重新葬回墓地;亦有部分网友认为丧葬家人是私事,国家不应干涉。

部分网友对这项通知持不同意见。(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