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志成:市建局发展公屋不可行 将量力而为提供首置单位
市建局行政总监韦志成今日(31日)发表网志指,市建局发展公营房屋在财务上并不可行。而房委会向市建局购入已平整的土地兴建公屋的假设做法,亦属“一个非常昂贵的选项”,将同时减少私人住宅供应及公屋单位数量,造成“双输”局面。
韦志成指,最近有部份意见认为,以现时市建局穏健的财务状况,可以承担发展公营房屋的职能,他以土瓜湾六个重建项目为例,指市建局为此动用逾140亿元作为收购业权、补偿受影响租户,以及进行拆卸及平整地盘工程等的开支。
发展公屋 将致财政储备“有出无入”
若然将这些项目的土地拨作兴建及提供公屋,市建局便不能将土地招标从而收取前期款项。鉴于目前政府和市建局之间没有一套回拨补偿支出的机制,让政府可以补偿市建局在收购私人物业业权所承担的开支,故此情况下,将导致市建局的财政储备“有出无入”,直接影响局方可以用于推动市区更新的资源和能力,拖慢旧区更新进度。
房委会向市建局购地建公屋“非常昂贵”
至于就房委会向市建局购入已平整的土地兴建公屋的假设做法,韦志成直指是“一个非常昂贵的选项”,不单减少私人市场住宅单位的供应,连带可提供的公屋单位数量亦会大减。此做法会造成房委会及市建局的“双输”局面。
他指,房委会也是财政自主的机构,主要由政府拨地,并透过内部衍生的资金兴建公屋单位。房委会同样亦没有机制,向市建局购入清拆旧区失修单位及平整后的土地。
若然要房委会以140亿元补偿市建局土瓜湾项目的收购开支,获取土地兴建公屋,以每个公营房屋单位平均约300平方呎计算,该项目地盘可作发展的楼面面积,只可以提供约4,000个单位;然而,以同等资源投放在由政府拨出的土地发展公营房屋,以每个单位建筑成本约65万元作粗略估算,则可兴建约2.1万多个单位。
韦志成认为,房委会和房协在推行公营房屋发展项目极富经验,由市建局这“新手”发展公营房屋项目,相信不会比这两个机构做得更快、更好;再者,由市建局兴建后转交房委会管理,将无可避免会加入额外的质量监管和验收程序,功能重叠,未能有效运用公共资源。
研腾出部分资源、土地发展“首置”单位
他提到,在顾及维持履行市区更新工作的目标及其持续发展,并在力之所及的情况下,市建局在部分规模较大、发展潜力较高、或不涉及收购业权,以及可将并未用尽的政府土地或低效能的街道一并重整和重新规划的项目,研究腾出部分资源和土地拨作发展“首置”单位之用。
其中,土瓜湾靠背垄道/浙江街公务员合作社楼宇重建项目,现址楼宇群的楼宇密度较低,私人土地仍有约五成剩余未发展的楼面面积,重建可以释放合作社地段的发展潜力,创造空间让我们可以在地盘南面腾出约三份之一的土地,提供约1,000个“首置”单位,
另外,市建局将焕然懿居毗邻春田街/崇志街发展项目(焕然懿居二期),以及另一个与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推动的大坑西新邨重建项目,已定为首置项目。未来数年,市建局两个项目将合共提供约2,260个“首置”单位,成为提供“首置”单位数量最多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