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梁行:大额商用物业买卖上半年录280亿 同比插水35%

撰文: 蔡伟南
出版:更新:

疫情拖累下,大额商用物业交投回落。戴德梁行董事、香港研究部主管陈健珩表示,今年截至5月15日,市场暂录得43宗逾亿元大手商用物业买卖,涉及总成交金额约214亿元,平均每宗成交约4.98亿元,相关数字较2017年高峰期每宗6.91亿元明显回落。陈健珩认为,情况反映疫情影响下,投资者倾向考虑投资金额较小的商用物业。

他预计,今年上半年该类逾亿元大额投资市场,最终可录约50宗成交,总金额料280亿元,金额同比跌35%。他解释,大额买卖交投疏落主要受累于第五波疫情,惟疫情只会拖延投资决策,未有打击投资者入市信心,料下半年市况转趋活跃,今年全年总成交金额可达700亿元

工厦物业最受追捧 占整体32%

至于按类别划分,陈健珩指,今年不少投资者均追捧可透过重建、改建增值的物业,以今年所录得的成交来看,有32%为工厦物业,为交投最活跃的范畴。其次为酒店及地皮物业,各占总成交约20%。

酒店买卖转趋活跃,陈健珩认为,旅客数量大减导致酒店业经营困难,不少业主愿意以较高折让价减持物业。另一方面,近年本港房屋需求庞大,不少本地营运商与国际性房地产基金合作发掘“共居空间”的商机,积极购入酒店并改装成为共居生活空间。

本地投资者、基金占整体98% 中资占比仅2%

至于市场资金来源方面,戴德梁行执行董事、香港资本市场主管高伟雄表示,由于香港目前仍然采用严格的检疫隔离措施,上半年仍以本地投资者主导,占市场总额逾56%。而在本地设有据点的国际房地产基金,也趁市况淡静作出投资,期内基金占总市场成交额42%,较去年同期的14%大幅攀升。而余下的2%则为中资机构。

高伟雄又指,今年不少房地产基金伙拍本地投资者买入可增值的物业,预计带动市况,今年全年成交金额料录约700亿元,较2019年及2020年更高。另由于东铁过海段通车,预计下半年湾仔北及会议展览中心一带写字楼将会受惠;而北部都会区内北线线沿线位置如古洞、新田、洪水桥的地盘也料成发展商吸纳目标。

对于进入加息周期,高伟雄表示,对于分层住宅、写字楼等物业影响不大,因该类物业有不少自用用家支持,而纯粹用作收租的数据中心或会较受加息因素影响。

戴德梁行高伟雄(右)认为,下半年湾仔北及会议展览中心一带写字楼将会受惠通车。左为陈健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