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首4个月新盘录5511宗、创6年同期次高 倡三招加快楼市复苏
美联物业发表楼市回顾及前瞻。当中美联物业首席分析师刘嘉辉指出,首4个月楼市呈现“一手旺、二手静”的情况。资料指,今年首4个月新盘成交量录得约5,511宗,虽然较去年同期跌16.5%,创出6年同期次高纪录;期内二手成交量却回软,料录得约1.38万宗,同比跌约7%。
美联物业分析师岑颂谦认为,“贸易战2.0”爆发后,股市曾经急挫,但已迅速收复大部份失地,恒生指数单月仅跌约4%。而“贸易战2.0”满月后,楼价及租金已经开始反映新一轮贸易战的影响,最近数周楼价窄幅上落,4月份租金环比则升约0.4%。
成交量方面,若以4月份楼市交投与首季平均每月的数字作比较,4月份一手成交较首季平均数字减少约24%;而期内二手较首季平均数字料仅下跌约2%,因此整体住宅成交量估计仅跌约8%,远低于“贸易战1.0”录得约37%的跌幅。总体来说,“贸易战2.0”对楼股市场的影响力明显较第一次时轻微。
预期未来“去库存”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岑颂谦指出,“贸易战2.0”暂时对楼市的影响有限,主要原因,除了内地及香港早已就贸易战爆发,作出心理及经济准备外,更重要的是,两次贸易战发生时的香港楼市指标已有显著的差别。
随著市场预期今年美国有机会减息3次,本港按揭息率未来亦有机会进一步回落;而在卖地情况减慢之下,未来3至4年的潜在一手供应已从高位回落,加上发展商致力加快推盘速度下,预期未来“去库存”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IPO集资额方面,在港股今年重新转趋活跃下,政府估计今年IPO集资额将同比急增约8成至1,560亿元,有助刺激本港整体金融及经济。以上种种因素,均对未来楼市及楼价起提振作用。
租金表现亮眼 “供平过租”趋势扩大
岑颂谦又指出,租务市场的表现继续跑赢大市。虽然每年首季均属租务市场传统淡季,但是期内本港租金依然表现强势,今年首4个月租金已升约0.93%,升幅创7年同期次高。回顾过去25年第2季呎租的按季变化,当中18次录得上升,仅7次下跌,平均录得约1.5%的升幅。随著租务旺季重临,部分内地生提早来港觅租盘及抢租,相信第2季租金将持续攀升。
租金回报率方面,根据美联物业研究中心综合差饷物业估价署的资料,细单位租金回报率(差估署A类私宅物业租金回报率),近数月已经重新超越按息(经络按揭息率指数),意味楼市已由“租平过供”,转变成“供平过租”,而最新3月录得约0.19%的正租务收益利差。估计随著租金升势持续,未来租金回报率的正利差将进一步扩阔,促使更多租客“租转买”及投资者入市。
土地供应将逐步回落支撑楼市表现
刘嘉辉认为,另一利好因素是长远的房屋供应有机会见顶回落。随著政府减少卖地,未来3至4年一手私宅供应呈下调趋势。根据房屋局公布最新资料,未来3至4年一手供应(包括已批出土地可随时动工(熟地)、已落成未售出单位数目(现楼货尾)、建筑中未售出单位数目)于今年首季合共录得约10.5万个单位,连跌4季并创7季新低,最新数量较去年第一季纪录高位11.2万伙减少约7,000伙,估计随著本财年潜在土地供应创有纪录的15年低位,而且预期发展商实际吸纳土地会跟随减少,在此情况下,土地供应将逐步回落,支撑楼市表现。
料第二季延续“租升价跌” 吁政府出招加速去库存
刘嘉辉预期,展望第二季,在“贸易战2.0”阴霾未散下,预期楼市大致靠稳,“供平过租”促使更多租客“租转买”及投资者入市下,一手成交料按季升约13.7%,录得约5,000宗水平,创6年新高;二手成交则估计有望录约11,000宗,按季升约6.2%,则达1年高位。至于租金及楼价走势方面,受惠租务旺季来临,以及人才及留学生持续来港利好租务市场,料第2季租金升约3%,而楼价则轻微回调,延续“租升价跌”的情况。
提三大建议加快楼市复苏 设跨境“购房通”
刘嘉辉又指出,现时楼市基本上未摆脱如好淡争持的局面,若果特区政府想加快楼市复苏,应及早提出有效措施,吸引资金来港置业,加速去库存,增加发展商恢复买地的诱因。具体建议包括。
建议投资移民全面放宽至任何楼价的物业、建议放宽印花税延至交易完成后才需缴付,让置业人士有更大的弹性来运用资金,有助减轻短期资金压力、设立跨境“购房通”让两地居民可以在两地购房,并便利内地人才落户香港。